他的身影从模糊到清晰,毫无预兆的迎面而来。
“谁啊?”她很自然地问道。
“一个同事过生日,送点东西过来,我下去接一下。”临栩月伸手,试探地在她眼前晃了晃,“怎么样了?”
姜宁妤轻轻挥开他的手,“没事了,你去吧。”
他这才放心,点头道,“我很快就回来。”
临栩月拿了钥匙出门后,姜宁妤去电磁炉旁边看了看,一盘红烧排骨,一盘鱼香肉丝,还有一盘炒蔬菜。色香俱全。电饭煲里还煮着米饭。
还真像小两口过日子。
他来不足一月,她却似乎又习惯了这种陪伴。
家里冷冷清清的,反而不习惯了。
姜宁妤突然想去天台吹吹风。
一直都知道这幢公寓有天台。但她没想到,上去的时候,还有个女人靠在栏杆边上。
黄昏入夜,天空洋洋洒洒下着细雨,毛线一样簌簌飞扬,空气中带着一种清新的凉意。
姜宁妤瞧了那女人好几眼,才走过去搭话,“你也住在这里?”
用的英文。
那女人像被她吓了一跳,转过头,抚着心口说,“啊是。”
女人长着一张亚裔面孔,看着像中国人,三十多岁的样子,妆容精致,戴着帽衫,很干练的气质。
“中国人?”姜宁妤便问道。
“对,你也是?”意识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女人自己都笑了,找着话说,“这里可以看到曼哈顿很多景观。”
从空荡荡的平台和一望无际的开阔视野望过去,繁华斑离的夜景穿破雨幕,照亮了整片夜空。
“人觉得累的时候,跑到这里看看,告诉自己一切的坚持都是值得的,这种时候是人生的享受。”
姜宁妤恍然,“我看你愁眉苦脸的,还以为想干嘛呢。”
“干嘛?怕我跳下去?”女人笑了,“什么大风大浪都过来了,不至于。”
她说话间,姜宁妤走到栏杆边,往下眺望了一眼。
雨丝决绝坠落,在地面激起粉身碎骨的水花。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她忽然想到,这是第二次从这么高的地方往下看。
第一次是大学时,邵云依跑天台寻短见,她拖到了救援,但邵云依还是跳了下去——连同没抓住她手的自己。若非地上准备了气垫,她早就投胎了。
即便那样,她依然后脑勺受了伤。
所以她没防过邵云依。正常人不说怎么对待救命恩人,即便是面对救助过自己的人,也鲜少有恩将仇报的桥段。世上好人总是比坏人多的,她坚信。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害她吃了三年的苦头。哪怕是现在,午夜梦回,她依然不敢回想。那三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