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李明夷卢小妹 > 第307章(第1页)

第307章(第1页)

考虑到该名病患的肌肉痉挛尚可以被药物中止,他并没有立刻积极进行气管切开,但也随时准备着开放气道。留置胃管则是为了避免病人吞咽时病情发作引起呛咳窒息,也更便于补充流失的体。液。

他向正思索着的官医们微微颔首:“接下来就拜托各位了。”

重症监护室之所以能提高伤员生存率,二十四小时的监护与治疗是最基本的一环。如此大的工作量,仅凭他一个人实在不足以支撑,只能将这个重责分给其他参与的医生。

闻言,几名医官彼此对视一眼,望着还躺在病榻上的年轻士兵,无比郑重地点了点头。

讲完治疗,李明夷接着将所有官医编成四班,每四个时辰轮换一次,白日无事者可往赵良行那里帮忙,值了夜的则可以选择休息。

看似平平无奇的重伤监护室便这样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很快接纳了更多的重伤病患。

万幸的是,在严密的监护管理下,那支备用的环甲膜穿刺针始终没有用上。

而更令赵良行惊喜的是,随后迁入监护室的几名重伤士兵也都从垂危边缘慢慢好转。与其他几个军医处相比,朔方军大营的风水仿佛格外好,就连阎王爷都少来光顾。

“挺能干嘛。”偶尔回到军医处闲逛的凌策,正巧撞上离开监护室的李明夷,便跟着聊上几句,“你到底使了什么法术?”

现在他已经被收编到仆固怀恩麾下,仗着在军医处干过几个月活随意进出,全当还是自己人。

他横看竖看,也没看出那个所谓的监护室有什么特别的名堂。

“不是法术。”李明夷忙里抽空地回答,“是护理技术。”

“护理?”

凌策正琢磨着这个陌生的词汇,便见这人目光一转,如有所思地瞟了过来。

他抱着刀的手当即警惕地举起:“你想做什么?”

对方跨进军医处的大门,从一个黑色的箱子中取出什么,不客气地向他递出手。

“你去找几个银匠,按这个形制打造十根同样的管子,帐就记在军医处头上。”

凌策狐疑地接过他递来的东西,垂眸一看,竟是一只弯曲带翼的金属管子。

这玩意看着颇有些眼熟。

“这不就是……”他张了张嘴,忽然愣住。

“气管套管。”李明夷注视着失而复得的器械,眼角微微上扬。

这个时代能复刻出的器械并不多,好在气管套管的结构简单,短期应急不成问题,这一点已经在仆固怀恩身上印证过。

只要掌握了环甲膜穿刺及气管切开技术,其他的官医们也可以随时进行抢救。

“真会使唤人。”

青年咕哝一声,掂了掂那根金属管,随即将之收在袖中,扛起大刀往外走去。

*

凌策再度折返的时候已是三天后。

除了李明夷交代他打造的银质气管,他还顺道带来了另一个重磅的消息——

得到中央应允,郭子仪以联军元帅的身份,向本次出征的九大军团下达了继续东征的军令。

长安的光复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被伪燕王朝据为国都的洛阳,正式成为唐军收复的下一个目标。

这一军令无疑令所有人振奋不已。

昔日丢失两都的耻辱,现在便要敌人全数奉还。

为之激动的同时,赵良行看着刚刚建立的重伤监护室,一时倒有些犯了难。

短短一个月的试用,李明夷提出的重伤监护室便展现出良好的收效,里面的病人也都在逐渐好转。若是抛下不管,不仅不利于伤员恢复,无疑也会浪费此前所有投入的人力物力。

可让这名得力的下属撤下前线,他同样觉得可惜。

似乎看出他的踟蹰,裴之远目光微忖,主动请命道:“若赵公信得过裴某,某愿领所有弟子留驻监护室,直至将士们全数痊愈。”

裴之远虽不比其师王焘声名赫赫,却也是远近闻名的博士,然而行医为人皆是谦和,这倒让赵良行十分刮目相看。

“裴公高义。只是……”他欲言又止片刻,将目光投向一旁正托腮思索的李明夷。

“你们没有独立抢救经验。”

李明夷抬眸看向这位熟悉的师长,坦然说出自己的担心:“病人一旦发生严重的喉梗阻,裴公打算怎么办?”

这话问得委实不够客气。

但绝不是为难。

这段时间的安稳并不代表将来不会产生变数,一旦意外发生,只通过理论学习,没有单独操作过的官医们未必能应对得宜。

“老夫确乎没有将穿刺术用在过病人身上。”

面对这个称得上尖锐的问题,裴之远只是微微而笑,随即伸手解开脖颈前的衣领。

李明夷追随而去的目光顿时凝固住。

那枯瘦的脖颈正中,有一枚米粒大小的凹陷,乍一看并不显眼。

可熟悉临床的医生一眼便能看出,那是环甲膜穿刺留下的疤痕。

“不过,老夫已命学生在老夫自己身上试过,的确可以达通气之效。想必将之用在病人身上,便可解除窒息。”裴之远徐徐说道,仿佛在谈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