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医汉 > 第173节(第2页)

第173节(第2页)

&esp;&esp;就像这东陵瓜一样,若是种瓜之人没当过大秦的东陵侯,跑去他那买瓜的人兴许便没有那么多了。

&esp;&esp;诸葛亮轻轻叹息一声。

&esp;&esp;霍光不由追问:“先生何故叹气?”

&esp;&esp;诸葛亮没法把汉室倾塌、曹魏篡汉之事与霍光他们讲,只能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我们府君的话发人深省而已。”

&esp;&esp;突然被夸的霍·四岁小府君·善已经把自己那块瓜啃了一大半,闻言抬起头来惊奇地看向诸葛亮。

&esp;&esp;发人深省?

&esp;&esp;什么发人深省?

&esp;&esp;霍光闻言也转头看向自家小侄儿,赫然发现……他脸蛋上沾着颗甜瓜仁。

&esp;&esp;霍光默不作声地拿起旁边的巾子,细心地替霍善把唇角和脸蛋擦得干干净净。

&esp;&esp;诸葛亮看着叔侄俩的相处,沉甸甸的心绪也放松了不少。

&esp;&esp;他在霍善的催促下拿起自己面前那片东陵瓜尝了一口,只觉果然比自己吃过的所有瓜都要甜。

&esp;&esp;李医家他们说得对,既然是来养病的,理当稍微放下心中那些时刻记挂着的事才是。

&esp;&esp;

&esp;&esp;霍善是不会压榨小伙伴的,见诸葛亮他们已经埋首案牍那么久,才吃完一片瓜又要重新投入工作之中,他便觉得这样不好,麻溜撺掇他们一起去中庭种瓜。

&esp;&esp;没错,就是种瓜,不过不是种东陵瓜和西瓜,而是种……番薯。听说番薯又名地瓜,既然都是瓜,那肯定可以用【种瓜包甜】来种!

&esp;&esp;霍善给诸葛亮他们一人甩了一个【种瓜包甜】,顺手给自己也扔了一个。这一瞬间,他们拿起番薯后脑海里便涌现出“番薯的一百个种植小妙招”,那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虽然此前已经听霍善叨叨过几回,可真正摸上实物后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esp;&esp;番薯这东西,可以留种,也可以把番薯块茎塞地里种,等到它长出来的番薯藤爬了满畦,还可以直接折薯藤移栽。要不怎么说它是救荒本草呢?

&esp;&esp;霍善一点都没有把【种瓜包甜】技能道具最大化利用的概念,积极邀请诸葛亮他们一起来挖土种番薯,争取尽快把它推广开去,他也能实现烤红薯技能!

&esp;&esp;自从知道这个红薯能够直接拿去种,他师父都拒绝让他烤着吃,说是要尽量多留种。

&esp;&esp;要推广那就得拿出足以说服人的事实来,光靠一棵两棵番薯的产量是不够的,怎么都得种上一大片才有说服力。

&esp;&esp;何况霍善还打算去支援周山、嬴政、诸葛亮等人,每次得了好东西都要兴冲冲地分上一轮,从来不带藏私的。所以,还是克扣他自己的口粮吧!

&esp;&esp;只有他自己吃不上了,他才知道东西来之不易。

&esp;&esp;霍善看着自己捧在手里那红通通的番薯,一下子想到了香喷喷的烤红薯、甜滋滋的红薯稀饭,还有自己至今没尝过的据说爽滑弹牙的薯粉,他还有那么多吃法没尝到,必须要好好种!

&esp;&esp;司马迁路上听霍善说起过这种荒年可以救命的作物,如今亲自拿在手里,也在琢磨这其貌不扬的东西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他问霍善:“这东西真那么能长?”

&esp;&esp;霍善道:“我也不知道,我听别人说的!我们自己种一次不就知道了吗?”

&esp;&esp;他说完还要用“你怎么这么笨”的眼神看向司马迁。

&esp;&esp;司马迁:“……”

&esp;&esp;说得也是,霍善有没有瞎吹,他们自己有眼睛可以看。

&esp;&esp;霍善还乐滋滋地和诸葛亮他们分享:“这东西还能生吃!”

&esp;&esp;这就是霍善自己偷偷掰开咬着吃得来的经验,李长生不给他烤,他就怒而生吃了半根(剩下半根分给他师弟吃),结果发现这东西生吃也好吃,脆脆甜甜的!

&esp;&esp;霍光几人都是有远见的,听霍善讲了这番薯的诸多好处,马上捋起袖子干起活来。说实话,他们在长安时哪里下过地,不过霍善年纪小,诸葛亮年纪又大,他们几个只能争取把辛苦活都干了。

&esp;&esp;至于为什么不让别人来帮忙把土锄好,当然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亲自种!

&esp;&esp;李时珍收拾完药材出来,看到的就是霍光、苏武、司马迁三人在哼哧哼哧地锄地堆垄。

&esp;&esp;几人头顶上还都顶着【种瓜包甜】那倒计时式的进度条。

&esp;&esp;李时珍:?

&esp;&esp;一看就知道又是霍善干的好事。

&esp;&esp;李时珍默不作声地退远,免得霍善那小子热情洋溢地扔他一个【种瓜包甜】。

&esp;&esp;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esp;&esp;霍善自己也一点都不觉得无聊,跑来跑去给他们搬种薯和种子,还煞有介事地让他们分组管理撒种子的和埋种薯的,说是要搞什么对照组观察产量和生长周期。

&esp;&esp;听得司马迁都一愣一愣的。

&esp;&esp;种东西竟还有这么多门道!

&esp;&esp;霍善把最后一根种薯埋进地里的时候,就听人来通知说底下那十几个县令来了。

&esp;&esp;新太守上任,底下的人肯定得来拜山头。

&esp;&esp;霍善就着汲上来的井水洗干净沾了泥的手爪,对诸葛亮说道:“先生随我一起去见见他们吗?”

&esp;&esp;诸葛亮笑道:“也好。”

&esp;&esp;一行人收拾停妥,才出去会见这批年纪普遍比霍善大十倍八倍的县令。

&esp;&esp;按照汉制,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县为上县,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则为下县,江夏郡拢共就那么十来个县,称得上上县的压根没几个,目前记录在册的人口约莫五万多户,总人口数合计二十万出头。

&esp;&esp;也就是说霍善这个太守手底下管着的人拢共二十万人左右,其中轪县还是轪侯食邑所在地,还得把轪县的赋税归给轪侯。以前自己没接手还不觉得,现在自己接手了,就感觉……南阳郡太守一定很难受,他和他爹拢共分走了南阳郡一万多户来着!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