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
&esp;&esp;集五旗活动正热热闹闹地展开,司马迁这个平时没什么资格往刘彻面前凑的小小郎中,也正带着家眷到处玩耍。
&esp;&esp;粽子这东西,司马迁此前已经参与过刘彻组织(霍善倡议)的包粽子活动,所以觉得这玩意并不稀罕。
&esp;&esp;但是,这是不要钱的欸!
&esp;&esp;本来他们这次过来就是要买东西的,多买点不仅能获得不要钱的书签,凑齐五个盖有不同印章的书签就能获得一个不要钱的粽子!
&esp;&esp;这书签,将来拥有纸质书或纸质本子以后可以夹在里头,没有的话也能用绳子穿起来挂在竹简中作为标记。
&esp;&esp;哪怕没有粽子可以兑换,光是这书签也很值得收藏。
&esp;&esp;由于司马迁这次是拖家带口过来的,所以他们很快集齐五个不同的书签过去兑换粽子。
&esp;&esp;兑换后的书签将会被加盖一个相当漂亮的“五谷丰登”章,据说是出自大汉开国国相萧何之手,字体和未央宫中的匾额一样好看。
&esp;&esp;许多人既没见过萧何的字,也没见过未央宫的匾额,可是这个印章上的字……确实很好看!
&esp;&esp;司马迁当上郎官以后,有机会时常去查阅禁中藏书和各类档案,属于难得的同时见过萧何所写文书、所题匾额的那类人,所以他一看到新盖上去的章子时就觉得眼熟,当即跟人讨过印章想仔细看看。
&esp;&esp;对方见司马迁是个衣着光鲜的读书人,也没拒绝他的要求,大方地把章子递给他。
&esp;&esp;司马迁将上面篆刻的字体翻来覆去的研究了半天,只觉这笔锋确实很有萧何的味道。难道是太子从以前的文书里抠出来的?
&esp;&esp;司马迁百思不得其解。
&esp;&esp;唯一知道真相的霍善当然不会告诉他,这是他去叫萧何给他写的。
&esp;&esp;至于为什么不是写五畜兴旺而是写五谷丰登,当然是因为五畜都已经集齐了,剩下的五谷也不能落下!
&esp;&esp;萧何这几个月都在跟着扶苏投身于伟大的造纸事业之中,期间两人越聊越投契,萧何也渐渐开始给扶苏出谋划策。
&esp;&esp;萧何的手段向来是最讲究春风化雨的,经常不声不响就把事情干了,有时候他都把你摁死了,你还觉得他是世上少有的大好人。
&esp;&esp;而对于嬴政这个类型的帝王,萧何也很有办法把自己的构想伪装成对方能够接受的方案,许多事他应对起来都相当如鱼得水。
&esp;&esp;萧何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方面的天赋,大概是天生的吧!
&esp;&esp;萧何这样想的时候,正躲在大山里的刘邦打了个喷嚏。
&esp;&esp;刘邦很是纳闷。
&esp;&esp;这天气也不冷啊。
&esp;&esp;难道是倒春寒?!
&esp;&esp;霍善是不管这些的,他就是过去讨了个字又溜达回来,并且相当诚实地宣传说是萧何真迹!
&esp;&esp;这就造成了司马迁的疑惑不解。
&esp;&esp;见自家娃儿已经开开心心地吃粽子,司马迁也就没再深究了。只是这一比较起来,自家娃儿跟霍善那小子真是没法比。
&esp;&esp;司马迁正这么想着,就听前头的酒楼里传来阵阵热闹的喧哗。
&esp;&esp;仔细一听,是两拨人在对喊,一拨喊“正正正”,一拨喊“买买买”,两边嗓门都不小。
&esp;&esp;司马迁走过去一问,才知道酒楼新煮好一锅粽子,有位客人正和朝阳侯拿着这锅粽子玩关扑。
&esp;&esp;本来么,全场只有朝阳侯自己喊得大声,后来那客人表示谁的嗓门盖过朝阳侯,就把赢来的粽子送给谁,于是喊“正”的声音当场变得震天响。
&esp;&esp;朝阳侯不甘落后,马上表示自己也可以送粽子,所以局势就变成了两军对垒,正反双方一个塞一个响亮。
&esp;&esp;司马迁伸长脑袋往最里面看去,一下子看见了……
&esp;&esp;正方阵营里坐着的赫然是他们的大汉天子刘彻!
&esp;&esp;司马迁:?????
&esp;&esp;掷个铜钱而已,用得着闹得这么声势浩大吗?
&esp;&esp;刘三岁和霍四岁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他们把一锅粽子都分完了,才算是意犹未尽地结束这场热热闹闹的关扑。
&esp;&esp;霍善招呼大伙一起去看龙舟竞渡。
&esp;&esp;他一马当前领着大伙往外走的时候注意到人群里的司马迁,还热情地招呼司马迁一块玩耍去。
&esp;&esp;众人齐齐看向司马迁。
&esp;&esp;司马迁:“……”
&esp;&esp;司马迁只能让人告诉随行家眷自己玩去,自己加入到浩大的伴驾队伍之中。
&esp;&esp;霍善问司马迁刚才都玩了什么,觉得好不好玩。
&esp;&esp;司马迁掏出自己获得的“五谷丰登”章,表示好玩是好玩,就是比较费钱。
&esp;&esp;霍善见他早上都没过完就已经集齐五旗,顿时感慨不已。
&esp;&esp;难怪司马迁没钱给自己赎宫刑,原来他是个花起钱来管不住手。
&esp;&esp;霍善老气横秋地对司马迁的金钱观进行点评:“平时家里还是要留点积蓄的,否则需要钱的时候拿不出来怎么办?”
&esp;&esp;司马迁心情很复杂,你个四岁小娃娃,怎么老爱劝别人多存钱?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