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听檐又做了什么,让皇帝态度这般转变?
她觉得这次出来之后哪处都不对,不是因为不合理,而是因为太顺了,一切都太过巧合了,像是有人撒下一个弥天大网,将里头的所有人心都拿捏地一清二楚。
甚至清楚到他们遇到什么,会怎么做,怎么想,然后一步步按照他们所思所想织网布局,再坐山观虎斗之。
太后何其人物,皇帝已是帝王术的翘楚,都与之斗了这么久,如今却像被安排了命运,整族连根除去,背后之人却不露神色。
这何其可怕?
可夭枝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这太难了,帝王心术又哪是能驾驭至此的?
想来想去也应当是她想多了,宓家应当是真的要造反。
夭枝出来之后,便看见宫门外站着一个马尾高束的女子,红衣劲装,英姿飒爽,却背着包袱。
是黎槐玉。
她们已有许久不见,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在劫天牢时,如今看来倒仿佛还在昨天。
黎槐玉显然就是在等她,见到她便迎了过来,“我听季大人说你今日出天牢,我本想着去接你,却不想迟了一步岔开了,便只能来这里等你。”
“你费心了,当时若不是你在,恐怕我们都难走。”夭枝顺着引出,“你和殿下如何了?”
她为推动其情劫也算是费尽心思了。
英雄落难,美人在旁照料,她特地照着书里来的,这总不会出岔子罢?
黎槐玉闻言微微摇头,“我与殿下乃是朋友。”
嗯,然后呢?
夭枝作认真状听着,黎槐玉却是沉默几许,开口道,“夭枝,我要离京了,今日是特来与你告别。”
夭枝瞬间停住脚步,看向她,“你不打算留在王府?”
黎槐玉闻言知道她的意思,她面上微红,片刻后又淡了下来,“我怎会留在王府,救他的人是你,为他入天牢的人也是你,而我不过是顺手一事,殿下虽感谢我,却没有那个意思。”
江湖儿女自来直爽,这话也说得明白。
夭枝黛眉微蹙,也就是说,这般一来不止是太子这里偏离了,连带着宋听檐这里也偏离了。
照理说,这一次过后,黎槐玉应当是会和宋听檐生情,留下做王妃的。
她都来了京都,必然是顺应命簿的,就像太子命中必然会被废一次才对。
夭枝不解,“我是他的先生,救他是情理之中,可你江湖中人,一个姑娘家,却抛开身家性命去救……”
“他有心悦之人。”黎槐玉突然开口,视线落在她面上非常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