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国公柳元正有这个看法,那是他多次出访欧洲,获得的外交经验。
欧洲那些国家,一开始还是亲如兄弟,一旦有了利益冲突,立刻就会翻脸不认人。
他认为赵国和魏国关系牢固,主要是第一代国君既是亲兄弟,又是袍泽。
他们两人的感情,可以压制住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赵王苏熊与魏王苏虎,无论是哪个国君先一步去世,都会对两国的关系造成巨大影响。
潞国公柳元正认为自己想得很正确,但他却无法在大朝会上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他甚至是在其他场合,也无法把他的推测说出口。
他的这种意见,那是长他国志气,灭己方威风。
在即将进行国战的时刻,属于动摇军心的说法。
潞国公柳元正哪怕是外戚,他都会被曹王李大壮祭旗。
他无法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想到唐国公孔二牛,刚刚的说法有个漏洞。
他立刻就站出来请教道:“唐国公刚才所说目的,还有检验军队的意思。
这个情况我有些不太明白,曹军那是久经训练的强军。
无论是国内的剿匪,还是我国退役的士兵,参与到欧洲地区的战争。
他们的表现,那都符合一支强军的特点。
我感到很诧异的事情,唐国公为什么要练兵。”
大都督孔二牛听到这个问题被潞国公柳元正问出来。
潞国公已经离开军队好多年,但他依然是军人出身,询问的比较客气。
他刚刚一直担心某个文官提问,这些文官提问的方式,一定会上升到军队滥用军费。
大都督孔二牛同样客气的回道:“潞国公远在瑞国执行公务,不了解曹军现在的情况。
随着我们教育的土著长大成人。
这些已经成功汉化的土著男人,他们最好的出路就是参军。
建军时的老兵,除了一部分不适合战场,选择退役的人。
大部分老兵都已经成为军官,新兵之中新汉人占比很高。
他们组成了最基层的军队。
这场战争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检验新形势下军队的战斗力。
不只是我们曹国这样,赵国、魏国都有大量的新汉人,成为军队的基层。”
潞国公柳元正听到这个解释,他才意识到汉化率过百分之五十,这绝不是说说而已。
他也当过兵,知道现在的军队,只要控制住弹药的供应,加强军官的管控与培训,并给予基层士兵足够的尊重与待遇。
基层士兵造反的可能性很低。
这些新汉人,他们对国家狂热的忠诚,比很多移民过来的汉人还强。
他们的命运彻底改变,从朝不保夕,游牧渔猎的部落土著,成为曹国的国民,
这些愿意成为汉人的土著,天然就认同这个国家。
反倒是汉人移民,他们的选择太多,一不高兴可以随时移民其他藩属国,或是重新返回帝国。
他们对于国家的忠诚,完全看国家给予了多少待遇。
潞国公柳元正与学者交流过。
土著被同化之后,他比真正的汉人对于国家还忠诚。
关于这个现象,学者经过研究,这是普遍的现象。
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形容这种现象,皈依者狂热。
潞国公柳元正已经离开军队多年,但他也能判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