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卫的士兵,看到这种情况。他们立刻小跑过去,直接把杜云农扣下,并用绳索捆绑住。
苏河面带笑容,看着麒麟卫的反应。他早就已经预料,有人会以死谏邀名。
上朝之前就吩咐麒麟卫的士兵,做好应对工作。在大明,这种行为叫骗庭杖。
大明的官员,只要被打过庭杖,无论是死是活。他的子孙后代,之后在仕途上都会一路畅通。
这就是皇权逐步被官集团侵蚀。杜云农被麒麟卫士兵绑上,他还叫器着:
“陛下,你哪怕是用廷杖打死老夫。老夫该说的话,也一定要说出来。天朝上国应该用仁义感化藩属国,绝不能轻启战端。”苏河平澹的说道:
“哪有廷杖,我们大华没有私刑。杜云农无视朝堂纪律,咆孝朝堂。革除功名,贬为庶人。杜云农目无君主,妄图以死谏邀名。罚杜云农直系子弟,五代不许科考。”杜云农听到这个处罚,他哀嚎道:
“陛下,你杀了老夫,你杀了老夫吧!老夫的家人无罪,他们无罪啊!”苏河看着杜云农被麒麟卫士兵拖出黄极殿。
他语气严厉的说道:
“想谏言,就用真才实学打动朕。今后再有死谏邀名者,按照此例处罚。”这些当官的不怕死,就是知道死他一个人。
他的子孙后代全都受益。苏河直接断了他们的后路,处罚其子孙后代。
他就要用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断绝这种表演式的死谏。朝堂上经过这一场闹剧,再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出兵。
海军部部长李青木,给东海舰队总督冯三秋送行。
“三秋,照比陆军的军功,咱们海军差很多。这次出征,海军一定要好好表现。如果这次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不只是一些腐儒会反对。大量的官和陆军,必然会反对我们海军,占用这么多军费。我们海军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现在军方的亲王和国公,全部出身陆军。我们海军,也要出一两个国公。等到之后陛下海外封王,我们海军出身的将领,也要占下几块好地盘。”冯三秋自信的说道:
“部长,不需要担心我们东海舰队。倭国是小国,水师实力有限。我们这次不是占领倭国,只是夺取钱财和占领市场。凭借东海舰队现在的实力,不会出现任何差错。我相信今后海军,也会作为国家扩张的主力。到时候就有我们立功的机会,不只是国公,亲王都会出现几个。”李青木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建议陛下,派陆军协助海军,直接拿下几座倭国的岛屿。这个建议能成功,你必然能成为国公。陛下却说现在时机不合适。我军现在的实力,没办法一举击溃倭国。现在只夺下部分岛屿,就会陷入到无休止的战争中。华夏大地现在还有西域、乌思藏、辽东和塞北大量地区没有收复。再把兵力源源不断的投入到倭国之中,实在是分兵乏术。又隔着大海远征,后勤补给都是难题。陛下说,等拿下朝鲜,建设好台湾。那就是我们全面出兵倭国的时机。”冯三秋听到李青木这么说,他也理解陛下的选择。
他相信凭借陛下的雄心,自己总会等到带领战舰,占领倭国的那一天。
冯三秋城坐马车,赶往秦皇岛港。马车走在土路上,度一点都不快,还非常颠簸。
冯三秋心情却很愉快,作为军人,有仗打才能令他高兴。这次攻打倭国,将是海军对外扩张的第一战,他一定要把这场战争打好。
冯三秋看着马车窗外,他能看到顺天府和唐山府,路边沿途有很多工厂都已经树立起大烟筒。
滚滚的黑烟排到空中。这种黑烟滚滚的景象,就代表着国家的活力。滚滚黑烟仿佛黑龙一般,冲破了身上所有枷锁,展示出名为工业的力量。
这次来京城,他呆的时间非常短。但也看到了,海军未来的展方向。
秦皇岛的船厂,已经开始建造名为明轮船的大海船。它使用蒸汽机驱动,不需要风帆就能在海上畅快航行。
他还看到一种用螺旋桨的试验性船只。一级战列舰那么大的军舰,度却足足飙升了一倍多。
现在螺旋桨使用寿命极低,无法应用在船上。但他相信技术已经研出来,肯定能渐渐改进。
他这种第一代海军将领,没办法指挥蒸汽军舰作战。大华皇家海军展下去,早晚有一天,会有蒸汽军舰进入海军的队列。
冯三秋来到秦皇岛港口,这个北方少数几个不冻港。东海舰队的旗舰汉武帝号战列舰和岳飞号战列舰、李靖号战列舰都在秦皇岛港等待。
冯三秋登上汉武帝号战列舰。东海舰队参谋长董秤,祝师胡楠竹立刻围了上来。
“总督,这次去京城的情况怎么样?”冯三秋直接拿出圣旨和海军部的军令。
“按照陛下的安排,我们先拿下琉球,作为东海舰队的母港。在琉球休整好后,我们直奔倭国,拿下倭国都江户。让倭国与大华签订不平等条约,对我们大华进行战争赔偿。”董秤和胡楠竹看到圣旨和军令,他们都激动万分。
冯三秋询问道:
“我看到唐山府这里兵工厂规模很强大,应该能生产舰炮。我们能在这里补充弹药吗?我们要是回松江补充弹药,那还要绕一大圈,浪费很多时间。”董秤回道:
“总督,你没到之前,海军部的命令就到达这里。后勤部已经给我们补充了足够的弹药。我们东海舰队,随时可以出征。”冯三秋听到这个好消息,他立刻吩咐道:
“那我们就不耽搁时间,东海舰队现在就出征倭国。让航海参谋规划好海图,引导好军舰的方向,我们第一个目标是琉球。”汉武帝战列舰响起刺耳的汽笛声。
在蒸汽机的带动下,汉武帝号战列舰开始升帆。汉武帝号战列舰作为旗舰先行,东海舰队扬帆起航。
海军正式出征倭国,迈出了大华向外扩张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