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给天下带来太平的正义之师,,是终结乱世的正直之师。”
“每当天下改朝换代时,都会对军纪做严格要求,很多人认为是‘得民心’的一种表现,但民心只是表象,真正百姓拥戴的是这支军队的的‘爱民之心’,他们拥护的是能给天下带来太平稳定的军队。”
“陈友谅、张士诚难道没扫平天下的实力?”
“有。”
“但他们败了。”
“他们败给的不是陛下。”
“而是百姓!”
“张士诚只有割据之心,陈友谅为人残暴,因而百姓都不喜,唯有陛下,一直以宽仁爱民称之,因而在百姓的拥簇下得了天下,陛下的军队被天下称为王师。”
“只是在陛下得到天下后,又回到了历史的老路。”
“认为其他事比‘民心’更重要。”
“军纪渐渐荒废,对百姓也少了敬畏。”
“所以我一直说陛下忘了本。”
“如今陛下贵为皇帝,想让陛下重新俯下身子,去亲近那些在田间地里拿着锄头种地的百姓,这已然不现实了,因为陛下跟他们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而大明后世即位皇帝更是如此。”
“所以陛下需找一个‘化身’。”
“替陛下行‘仁义’、得‘民心’。”
“乍看,陛下的选择很多,但实则,很少。”
“因为大明的官员、士绅、商贾,无一例外,在民间都是恶贯满盈,百姓真正称赞过的或许就只有陛下,还有当年那支被称为‘王者之师’的军队了。”
“所以军队就是唯一选。”
“军队也将会是陛下行走在天下的‘化身’。”
“就如同当年天下人视陛下为‘救世主’一般,将陛下的军队视为‘王师’,此后大明的子民也当视大明的军队,为天下最后的良心,亦或者是百姓期盼明君的最后希望。”
“大明需要改变军队的属性。”
“对军队进行重新的定义。”
“军队是百姓自己的子弟,军队是完成政治人物的工作队,是建设天下的桥头堡,也是应急救灾的先锋队。”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暴力集体,而是富含着华夏哲学思想、有理想抱负、有道德约束的集体,是百姓真实赖以信任的存在,甚至始终坚定不移认为只要军队不改帜,大明便始终还有一线希望的最后良心。”
“大明的官吏、士绅等等,都代表不了大明的初心。”
“唯有军队。”
“必须且坚定的始终如一。”
“军队必须坚定且坚毅的站在百姓一边。”
“因为他们本身就代表着百姓,而军队又是陛下的集中意志的体现,若是连军队都背离了百姓,那便说明大明的皇帝早就背弃了百姓,那大明就跟历史上败亡的王朝,没有了任何区别。”
“等到众正盈朝,天下倒行逆施,那时大明就该覆灭了。”
“陛下也不用为此不满了。”
“因为这是大明自身做出的选择。”
“怪不得别人。”
“若是大明的后世帝王,在如此集权的情况下,连军队都掌控不了,成了别人的提线傀儡,亦或者直接成了摆设,那陛下给他们打下再好的根基也无用,而且连军队都掌控不了的储君,也不配坐上皇帝的位置!”
“这是最基本的掌权能力!”
“我今日进谏,只有一事,便是于天下。”
“再行破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