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位于花马池城的正北方,相距十五里左右,山体巍峨高大,且有东、西两座主峰,犹如两只牛角一般互相对峙着,故而得名。
而在牛山东侧还有一座大山,其状酷似一只仰望天空的大蛤蟆,且山体颜色泛黄,故而得名金蟾山!
两山东西相连,草木丰茂、风景秀丽,而且土层深厚、坚固密致、渗水率低。
因此上,花马池一带的居民们,都喜欢在这两座山上寻找风水宝穴,做为长眠之地。
坟冢累累,数不胜数!
………
崇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晴天、无风。
清晨时分,一支长长的送葬队伍出了花马池城的北门,而后一边吹奏着哀乐,一边前往北边的牛山。
队伍中有一匹极为神骏的赤炭火龙驹,上面坐着一名穿着黑袍、腰系白带、相貌英武的青年男子,正是秦锋。
秦锋身前坐着一个身披重孝、怀抱灵牌的小姑娘,正是樊金珠。
「嘤……嘤!」
行进过程中,樊金珠思念已逝的父亲、心情极为悲痛,眼泪一对一对的往下掉,很快就哭花了小脸,秦锋则不断轻言安慰着,还掏出一块手帕,温柔的为小姑娘擦拭泪水!
二人前面是二十四名全副武装的骑兵,负责开道。
二人后面是二十四名吹鼓手,不断吹奏着如哭如泣的哀乐。
接着是二十四名引幡手,高举着纸扎的金童玉女、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白马青牛……同时不断向天空中抛撒纸钱,白花花的一大片。
接着是一口朱红色的檀木棺材,里面躺着樊元良的尸体,由二十四名杠夫、分成三组轮流抬着前行。
再后面是两百多名灶户和盐工,都是樊元良生前的亲属、朋友、邻居,受秦锋的邀请而来,送樊元良最后一程!
而在送葬队伍的两侧,各有百余名全副武装的骑兵,负责护卫安全。
……
队伍沿着大道一路向北行进,行进了大半个时辰之后,眼前出现了三岔路口,其中左边的道路通往牛山,右边的道路通往金蟾山。
早在几天之前,秦锋就命人请来风水师,在牛山上挑选了一块向阳的风水宝地,而后请来数十名工匠,不惜成本、日夜赶工,修建了一座规模不大、但是很精致的坟墓,用来安葬樊元良,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
按理来说,队伍应该走左侧的道路,前往牛山才对。
奇怪的是,秦锋并没有走左边,而是带着送葬队伍进入了右侧的道路,直奔金蟾山!
面对这一情况,跟在队伍后面的灶户、盐工们不禁悄悄议论了起来:
「不是说已经在牛山上,为樊老实修建好坟墓了吗,现在怎么奔金蟾山去了,是不是将军大人带错路了?」
「左边山形如牛头、右边山形如金蟾,距离这么近,有眼睛就不会看错的,我认为将军大人没有带错路,这就是要去金蟾山!」
「坟墓在牛山,队伍去金蟾山,未免太奇怪了吧?」
「将军大人肯定自有道理,咱们不要乱问,跟着走就是了!」
……
就这样,在秦锋的带领下,队伍继续向前走,很快来到了金蟾山脚下,而后众人翻身下马,开始沿着一条修葺过的山道向上行进。
一顿饭的时间之后,队伍来了一块位置向阳、风景秀丽的山坡上,这里同样修建好了一座坟墓,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祭台、墓碑、墓门、墓室、封土……一应俱全。
接下来,按照本地的风俗习惯,先在墓室内点燃了一小堆篝火,谓之曰:暖穴!
据
说这样做,逝者就可以在冥界过上温暖舒适的生活了,而且墓室用烟火熏过之后,可以起到防潮、防虫的双重作用。
「爹呀……呜呜!」
「宝珠啊,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吧,千万不要哭坏了身体,你爹在泉下有知,肯定会心疼的!」
「宝珠啊,莫要再哭了,以免耽误了下葬的吉时,那样的话,你爹在地下就过不安稳了!」
……
樊宝珠附在棺材上,再次嚎啕大哭起来,哭的撕心裂肺、泪中带血!
几名老灶户上前,和秦锋一起劝慰着,劝了好一会儿,樊宝珠这才勉强止住了哭声。
在场众人听我令,谁都不能把谁碰。
「头枕北来脚蹬南,子子孙孙都有钱。
金车银车都点着,逢年过节把你瞧。
亲戚朋友都回家,阴人不把阳人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