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开会,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李云才把自己想说的大概都说了一遍。
而他布置下去的各种事项,实际上已经远远出了这个时代官员的标准,想要完成,不仅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一定的道德标准。
事实上,这也是李云给他们六个人的一道考验。
他现在,没有内政方面的人手可以用,那么这六个现有的下属,就是他施政的工具人。
如果这六个人里,有人表现出色,并且成功的成为了李云的自己人,将来说不定就能够展成为他身边的内政主管之类的角色。
这样一点点晋升选拔,总比到处访贤靠谱的多。
当然了,李云这种缺少“文臣”的窘境,只是暂时的。
随着天下慢慢乱起来,只要将来他的势力再扩张一些,名气再大一些,不用他去招贤纳士,自然会有文臣武将,慕名而来,投效他李某人。
安排好了事项之后,李云咳嗽了一声,开口道:“越州诸县,都被反贼肆虐,眼下各县衙估计都缺人手,为了各县稳定,本将准备给诸位各自派一些人手,临时充当各县的差役,维持各县的治安。”
这话一出,六个人都面露异色。
各县的确都缺人手,但是官差并不难招,且不说先前的官差们大多只是逃了,并没有全部死掉,就算全死了,再征招一批,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现在,李云却要给他们派人手过去,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派去盯着他们的。
这个小李将军,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手里握着兵马,再派人去盯着他们,那么他们还真就得按照这个小李将军的要求去办事了。
至少,是在新任刺史来临之前如此。
身份最高的剡县知县卓光瑞第一个站了起来,拱手行礼道:“将军上回领兵离开之后,剡县正缺人手,下官一直愁着这个事,如今将军派人过去,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多谢李将军。”
他第一个表态,其他人自然不敢拒绝,都纷纷起身,向李云道谢。
李某人满脸笑容,开口道:“好了,公事说完了,我请诸位喝酒。”
卓光瑞笑着说道:“李将军,朝廷给你的任命文书,该去看一看了。”
李云一拍脑门,开口道:“卓知县不说,我差点忘了,李正,把文书拿过来。”
李正一直在外面守着,闻言连忙把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递到了李云面前,李云打开,从里面取出来一份文书。
本来,这种封官应该是有圣旨的,不过朝廷现在忙的不可开交,因此只来了政事堂与吏部的文书。
不过,这种地方上的司马,在朝廷那里只是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官,能给两份文书,已经很给李云面子了。
摆在上面的一份是政事堂的文书,下面那一份,则是吏部的文书。
司马这个官,理论上来说是个武职,但又不在军队体系之中,属于地方上的官兵,因此可以说是武官,也可以说是文官。
一般来说,或是由武官担任,或是由被贬的文官担任。
不过在大周,这个官职还是归属文官体系的,因此是吏部送来的文书。
吏部的文书很简单,就是一道普普通通的任命,任命原军中校尉李昭,为越州司马。
看完了吏部的文书之后,李云把它递给卓光瑞,交给一众人等传看。
然后他才打开了第二份政事堂的文书。
政事堂的文书内容同样很简单,大意跟吏部文书类似,但是最后一句话,与吏部的文书则大为不同。
“尔本为青阳小吏,于越州平叛之中,立功颇多,经大将军苏靖举荐,特命你领兵镇守越州,平息余乱,并兼任越州司马。”
“若尔能使越州再无动乱,则功劳不小。”
落款是崔垣两个字,加盖了政事堂的大印。
李云看着这份文书,愣神了一会儿,然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个灿烂的笑容。
这崔家的爷俩…跟自己还真是有缘分啊!
想到还在宣州任刺史的崔绍,当初给自己写的剿匪文书,李云的笑容更灿烂了。
这崔家虽然跟他不怎么对付,但是因缘际会之下,着实帮了他不小,将来有朝一日…
李某人心里呵呵一笑。
非得好好“谢谢”他们不可。
就在李云出神的时候,吏部的文书众人已经传看了一遍,由卓光瑞递回到李云面前,李某人伸手接过,众人纷纷低头拱手:“恭喜李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