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肃不愿去建昌大营,让汪宗龙有些惶恐。
在他想来,朱肃手下的这些军士,不过是些东拼西凑的杂牌军而已,甚至还带着人数远远多于战兵的俘虏。就常理来说这已经是犯了兵家大忌,如若行军途中或者是敌人前来攻伐的时候,这些俘虏纷纷揭竿而起,几位殿下如何能够应对?
将兵力和俘虏一并归入建昌大营,而后这三位殿下和大人们该回京的回京,该回家的回家,这才是最好的举措。
但这位殿下很明显主意已定,汪宗龙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当这不过是少年执拗,说的一时气话,等回头巩昌候郭兴话之后,自然也就借坡下驴了。
随着手下军马入城,昌黎县中不可避免的一阵鸡飞狗跳,朱肃貌似随意的问了汪宗龙一句:“似此城一般,曾经被纳哈出所部劫掠过的县城还有多少?”
“约莫……有十余之数。”汪宗龙回答道。
“……”朱肃默然无言。
一会之后,方对众人道:“走吧,我们先去看看纳哈出的大军。”
……
昌黎县距离永平府城已经不远,朱肃一行寻得一处山头,在山上对永平府方向远远眺望:只见永平城外营盘如云,旌旗如林,隐约可见无数元庭士兵正在营盘之间的缝隙里相互穿梭,激起的尘土,连远在此处的他们都能清晰窥见。
“竟然有这么多人!”身旁的朱樉惊叹道。
朱肃自己也是暗暗心惊。平心而论,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如此数量的大军。虽然一早便知道纳哈出的本部足足有十来万的兵力,但是在朱肃心中,其实对这个“十来万”并没有十分具体的概念。
直到现在,他才了解这“十来万”,到底是一个怎样可怕的一个数字。
“这些人驻扎在永平府下,却并没有做出攻城的举动,看来果然是打着围点打援的心思。”朱棣看着那足足容纳了十万余众的大营盘,面色森冷。过了一会转头问汪宗龙:“巩昌候的大营在何地?”
“便在那一个方向了。”汪宗龙指着与纳哈出大营所在遥遥相望的一处地界。
“扎那么远。”舆图上看虽然建昌营就在永平府左近,但实际一看,竟然还有挺长的一段距离,其间甚至还隔开了两道河流。
巩昌候选择这样的扎营地点,朱肃一看便知道了他心里的盘算:看来,这位巩昌候并没有想着与纳哈出所部正面决战,选择的扎营地点才留有不少的余地。
“巩昌候把军营扎在此处,莫非是想远远瞪死纳哈出不成?”朱棣不满道。
“……呃。”汪宗龙听出了朱棣话语中的不快,呐呐不敢多言。
又观瞧了一会,几人准备打道回府,却见狄猛上前禀报道:“殿下,远处有小股骑军临近,从旗帜上看,是我大明的军队。”
朱肃闻言拉长了单筒望远镜,只见确实有一支小股的骑兵部队正在向此处靠拢,飘扬的旗帜之上,“巩昌候郭”几个字极为醒目。
“臣郭兴,见过秦王殿下,燕王殿下,吴王殿下。”人未达而声先至,巩昌候郭兴也是一个体型粗豪的汉子,但却有一双与豪迈体型不太相衬的细长双眸,看上去总仿佛在谋算着什么一般。远远看到朱肃几人的王旗,他一个漂亮的飞身下马,尽显沙场悍将风范。
朱肃看了汪宗龙一眼,心知是他暗暗向建昌营中的郭兴报了信,不过想来此人也是担心他们的安危,便也没有当面作。与两位兄长对视一眼之后,就迎了上去:“我等略略看看敌情,不意竟累得侯爷亲自来此,倒是我等之过了。”
“几位殿下万金之躯,京中陛下娘娘皆挂怀已久。我等身为陛下臣子,哪能不为陛下分忧?”巩昌候郭兴哈哈大笑,两拨人两相叙旧,场面一时其乐融融。
郭兴向朱肃等询问了一路的经过,得知他们意外被迫登陆于辽东,顺便助了定辽卫收复了山海关之后,郭兴喜道:“殿下竟然立下此等奇功!如此一来,纳哈出败势定矣!”随后立即转头向身后下令:“让营中派两万人前往,务必协助定辽卫守住山海关,彻底断绝纳哈出遁回辽东的后路。”
“是。”那名传令兵轰然应是,朱肃也是点头。只靠已经是残兵的定辽卫防守山海关确实勉强,若是蓟镇这边肯派出人手协防,那是再好不过。
“既然纳哈出后路已断,巩昌候想要何时出兵平灭彼辈?”却是朱棣出列问道。
“此事我等自有打算。”巩昌候眼中有莫名的光芒一闪,随即笑道:“臣等还是先派人送三位殿下回返顺天,此处兵危战凶,三位殿下不宜多加逗留。”
“这倒是不急。”朱肃直接打断了郭兴的话头。“机会难得,我们兄弟三人,还想在这里多见识一段时日。便是能给巩昌候你打打下手,那也是好的。”
“……”郭兴脸色僵了一僵,继而又笑道:“既然如此,那么还请三位殿下到臣的建昌营……”
“这也不必了。”这回打断的却是朱棣。“我等便在外围,与巩昌候你遥相呼应便可。纳哈出若是得知后路被断,必定化整为零四下劫掠百姓,以此筹集粮草。”
“正好有我等在,或可阻拦一二。”
这句话,几乎是直接指名了郭兴拥重兵而不作为,郭兴脸色有些难看,开口道:“三位殿下有所不知,凡兵事者,牵一而动全身。”
“若是呆在这险地,若是纳哈出引本部大军来攻,如之奈何?”
“我军与纳哈出军本是互相僵持,若因三位殿下涉险,导致我等不得不兵来救,因此延误战机……如此罪责,三位殿下可能担当的起?”
“你……”听他这么说,朱樉当即脸色一变,朱肃忙拉住了他,冷然道:“我等知晓轻重,若是事不可为,自然带人远遁千里。还望到时郭侯爷能抓住战机,趁着纳哈出被我等吸引之时给予衔尾一击,好使我大明北方早些结束战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