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更加丰富的牲畜、农作物和生产工具,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的产出,土地的产出增加,才能有粮食的剩余、交换、储藏、酿酒和养殖更多的牲畜,才能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小农经济,而只有足够多的剩余,才会出现人口聚集、稠密、以及定居的阶级分明的社会。
而现在整个大不列颠群岛一共只有600万左右,其中苏格兰人有50余万人,威尔士与爱尔兰人有40余万人,而英格兰的阶级并不清晰,只有贵族、绅士和农民,贵族自然是王室和册封的贵族,而绅士包括了男爵、骑士、缙绅,尤其是绅士阶层是多重身份兼有,这是身份的模糊,是阶级的不分明。
仅仅六百万人口,一年生产的毛呢不过十万匹的规模,当费利佩二世借助东方的力量,每年对大英倾销二十万匹的粗纺毛呢,三十万匹棉布的时候,英格兰本土的手工作坊,会立刻全部破产,甚至还有余力破坏尼德兰王国的手工业。
彻底摧毁英格兰生存之本,彻底摧毁英格兰企图染指海贸的野心。
这就是费利佩二世派遣索伦到大明要谈的生意。
索伦在抵达大明的时候,认为大明无论如何都无法提供足够的毛呢和棉布,可是抵达之后,索伦才明白了大明到底有多么的庞大和富硕。
“小生意吗?”索伦呆呆的说道。
朱翊钧肯定的说道:“是啊,万历四年,粗纺毛呢日织六百匹,到万历八年,毛呢官厂由一座变成了三座,粗纺毛日织1235匹,年产45万匹,听起来你一下子要我朝半数的毛呢,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头六个月,三个毛呢官厂日织1600匹,明年至少能达到日织三千匹的规模。”
费利佩二世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找不到第二家供货商了。
“其实朕是这么想的,花小钱办大事,你把二十万毛呢换成二十万的棉布,这样一来,五十万匹棉布,岂不是用更少的钱换到了充足的货物,这样也能实现费利佩二世的想法嘛?用大量廉价的布料冲击英格兰的手工工场!三百万银,能买一百五十万匹棉布,能把整个伦敦堆满!”
林辅成的自由说里,首先提出了规模就是优势,更大的规模催生出更加成熟的产业链和更高效的运输效率,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而更多的利润就是商品优势。
不就是通过吹耳边风,潜移默化的影响皇帝,让皇帝允许泰西的传教士传教,收集情报的同时,翻译大明的书籍,并且增加教廷的影响力?
“尊敬的陛下,允许我思考一段时间,再给陛下答复,我需要想明白其中的关键。”索伦没有马上确定到底要如何购买,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更多的棉布,这实在是太诱人了。
毛呢总是不太够用的,因为大明在开拓绥远和辽东,尤其是辽东,如果能有一件六七斤重的外皮内绒的大衣,就足够挺过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了。
索伦稍加思索,而后放弃了思索,他没想明白,大明皇帝为何要提出如此贴心的建议,难道大明皇帝真的是个好人?
而棉布不同了,素色劣质松江棉布最多一到两年就磨破了,即便是上好的松江棉布、苏州棉布,也是三年的寿命。
“那就好。”索伦不是很在意的回答道。
“陛下,请问圣女辛迪过得怎么样了?”索伦见正事谈完了,问起了一个人,辛迪。
朱翊钧的脑海里快速的闪过了几个人影,都是泰西派来的使者,检索之后,摇头问道:“辛迪是谁?”
“圣女辛迪啊,她过得很好。”朱翊钧非常确信的回答道。
大明毛料和棉料的产量会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增长,因为大明刚刚收复了河套,同样,大明打通了马六甲海峡,来自蒙兀儿国廉价的棉花也会不断涌入大明。
索伦知道费利佩二世的谋划失败了,费利佩打算盘的声音,英明的大明皇帝在北京城都听到了。
朱翊钧循循善诱,颇为认真的发出了一个提议,如同恶魔的低语。
朱翊钧办完了事儿选择了离开,他希望索伦做出正确的选择,黎牙实的铃铛因为没有在拉丁文的游记里添油加醋,再次保住了。
“如果非要购买毛呢,也不是不行。”朱翊钧见索伦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催促,他也不急,实在不行就水师远征,在海岸线上架起大炮,为保证自由贸易而战。
“滔天巨浪般的棉布涌入英格兰,冲垮英格兰所有的手工作坊!”
这年头,生产力不发达物质不丰富的时候,很多人就只有一件两件衣服,很容易磨损。
怎么看,大明皇帝都不是好人。
“大明皇帝为什么要提议毛呢换棉布呢?这么做对大明有好处吗?”索伦直接了当的询问起了黎牙实,利玛窦指望不上了,现在利玛窦每天都神神叨叨的,快出家当道士了。
之所以要培养市场,是马六甲海峡一旦变得通畅起来,蒙兀儿国的棉花会大量涌入大明,棉布的产量会快速增长,培养市场也要趁早。
这是個长期的买卖,但凡是这生意做个五年十年的,这点生意根本不够看。
朱翊钧也就见了一次,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了。
朱翊钧这么提议,当然是为了帮助费利佩二世省钱了!
顺便,培养一下泰西对棉布使用的习惯,培养市场。
朱翊钧是说到做到的,敢胡乱编排,肯定要宫刑的,不能说话不算话,但黎牙实还是有些恭顺之心的。
“圣女辛迪,辛迪·西莉亚,一个音乐家。”索伦呆滞的说道,难不成改名了不成?
费利佩二世进攻葡萄牙惹得大明皇帝十分愤怒,就送了一个圣女作为礼物来安抚皇帝,在朱翊钧看来,这个礼物,毫无诚意,哪怕是多买几条船呢!
而且真的说起来,不算贵了,这么多东西,拢共三百万银不到。
“可不就是个小买卖吗?”
至此,索伦彻底明白了,为何大明皇帝说抢不如种,对于大明而言,的确如此,拥有庞大人口和规模化生产的大明,的确是抢不如种。
能满足费利佩二世胃口的供货商只有大明,费利佩二世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