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530章 今天明天荣耀都属于大明工匠(第2页)

第530章 今天明天荣耀都属于大明工匠(第2页)

朱翊钧的车驾终于稳稳的停下,这么大的阵仗,只有在郊祭,也就是皇帝亲自前往皇陵祭祖的时候,才会有如此规模的仪仗,平日朱翊钧出行,最多也不过三百人。

所以魏有山才说,吃好喝好。

永乐初年,朱棣诏复官厂坑冶,复设铁官,增设四川龙州铁冶和顺天遵化铁冶,共计十五处官厂。

发展,真的可以团结所有人。

庞大的仪仗到这里仍然没有结束,在铜车之后是大明的骑营,负责保护整个仪仗,而在骑营之后,则是大明的文武百官。

王崇古一再强调,甚至在每一个手工工坊的门上挂上了牌子,告诉工匠们,西山煤局也好,毛呢官厂也罢,都不是他王崇古的功劳,是陛下的皇命圣眷,因为西山煤局的全名为:敕造西山煤事局,毛呢官厂为:敕造永定毛呢官厂、永升毛呢官厂,一切的恩德都是因为陛下的圣命。

西山煤局这1。3万吨哪怕全都是钢,大约是后世宝钢集团在节能减排后,1个小时的产量。

让户部、工部、市舶司们无法理解的一个现象,就是大明铁锅居然能成为出海的拳头产品,一银一口锅,比抢钱还要来钱快的铁锅,是始料未及的,关键是铁锅这东西,需求量还很大很大,无论是蒙兀儿国还是泰西,都有旺盛的需求。

“先生,看王次辅如此风光,是什么感触?”朱翊钧看着回到了观礼台的张居正问道。

魏有山走上了礼台,他好好梳洗了一番,就是普通中年汉子,朴实里带着一些憨厚,他走到了王崇古面前。

“臣也是做了点该做的事儿罢了,总得有人做不是?”张居正也不倨功,万历初年的时候,真的很难很难,现在一切都变得轻松了起来。

张居正从二楼的观礼台站了起来,来到了皇帝面前,请到了技术进步奖一等功赏牌,而后才缓步下楼,将功赏牌递给了魏有山说道:“今天,明天,荣耀都属于大明工匠!”

朱翊钧坐在二楼的观礼台,也是笑了起来,王夭灼连连摇头,其实大明的工匠们大抵都是这样,不太会说,面对这样的场合有些手足无措,她的夫君对穷民苦力走卒贩夫非常和善,慈眉善目,可从没有什么坏脸色,但工匠每次觐见,都是大气都不敢喘。

“去年一年,西山煤局的煤铁联营,煤、蜂窝煤、焦,总计产量为六亿五千斤,粗钢产量为274万斤,铁产量为2400万斤,较去年,粗钢产量增长了67万斤,铁增长了460万斤,毛呢官厂织造粗纺毛呢63万匹,精纺毛呢9。4万匹,较去年粗纺增加了18万匹,精纺增加了1。9万匹。”

“能有如此成果,皆仰赖匠人之勤奋。”

嘉靖三十二年,工部奏闻皇帝,说各处铁冶久已住罢,铁科不征,今内外库所贮铁有限,军需有亏岁用不敷,请暂命开炉冶一年,仍复往罢,工部用极其悲戚的语气,乞求皇帝担一担骂名,开一年炉冶,再不开,真的没铁用了。

贱儒们不能说官厂,也不能说皇家理工学院的错误,只能念叨着王崇古是个傻子,自己发钱颁奖,用私门的钱办公家的事儿,那股子恨不得取而代之的酸味儿,从京师都传到里斯本去了。

廪生们围着魏有山问东问西,尤其是听说只需要煤矸石就可以蒸馏的时候,人人都露出了振奋的神情,大明的煤矿和铁矿,普遍品位不高,煤矸石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而且制作工艺也不是很困难,不想投入那么多,可以把土窑改得更加简单,把金属管换成陶管。

张居正也有一套一套的词,也是早就找人写好的,但魏有山是今天的主角,他没有感谢这个感谢那个,只有一句吃好喝好,张居正也没有把他的套词拿出来,而是简明扼要的重复了王崇古的话,荣耀属于大明工匠。

奇功牌全金打造,但是不值钱,因为是御赐之物,是不能贩卖的,同样若是领奇功牌的门户,真的沦落到了要卖奇功牌为生的地步,那大明还是亡国好了。

朱翊钧是颁奖的工具人,全程也不要朱翊钧讲什么,他只要出现在这里,就是对工匠们最大的肯定。

朱翊钧才会有所警惕。

魏有山憋了半天,憋得脸都红了,才大声的说道:“大家吃好喝好。”

这是皇帝钦定的第一步,先把银子发下去再逼逼赖赖,工匠们领了银子落袋为安,自然脸上都是笑容,都愿意听礼部官员喋喋不休的讲两句,要不然谁有心思听你到底说了什么?

广场上只有二十个发钱的地方,在各大官厂还有一百八十个地方发钱,银子和铜钱都是封好的,只需要签字盖手印就可以领到赏钱。

“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朱翊钧眉头紧锁的问道,如果儒学生在这个场合闹起来,表达对工匠地位提升的不满,作为皇帝,只能请祖宗上身,祭出皇恩碎地拳,告诉这帮野心之人,九族的羁绊有多么的紧密,大明从来不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大明的天下终究是老朱家的天下。

在大驾玉辂之后,一共有两架四匹马拉的车,一架是潞王朱翊镠的,一架是德王朱载堉的,亲王乘舆之后,是十数驾马车,奉国公戚继光、宜城张居正、王崇古、六部尚书等明公,还有三辆武勋的车辆,是英国公、定国公和成国公,廷臣辅臣武勋的车驾紧随陛下之后。

王崇古在台上就笑了,他开口说道:“行吧,吃好喝好也行,那就有请元辅为你颁奖吧。”

大明官厂对下的分配在加入了分红银之后,工匠们整体对利润分配的占比,突破了35%,也就是说,在分红银制度之前,大明官厂向下分配不足三成,但是依旧爆发了强大的积极性,这完全是因为之前的窑井坊主,实在是太不是人了。

王崇古极为激动的说道:“这九年时间取得了许多的成就,也涌现了一大批能工巧匠,而今天,魏有山水肥法,就是官厂有序的结果,我们郑重有请魏有山。”

朱翊钧好奇的问道:“先生,阶级论的第三卷还没写出来吗?”

水肥这东西的出现,大明人人都是受益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