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觉得这样也妥当,让小孩子们进去读书比什么都强。目前暂定为八岁以上的女孩入学,因为都是宗室女,暂时定为走读制,中午管一顿饭。海棠出钱翻修了园子,出钱定制了车马用来接那些闲散宗室家的女孩。毕竟让她们在街上走也不安全,有些闲散宗室家里只有一辆车甚至没有车,就是有也是紧着大人用,不会给孩子用。这些女孩也是每个月从学校领钱粮,家里的人也都不反对,家长的想法是反正在家还要花钱,不如去学校玩耍,月底还有钱粮领。
弘昼他们算了一笔账后差点原地跳起来,这些人每个月都给钱粮,这就是一大笔开销!
他急匆匆地来找雍正和海棠,就两字:没钱!
弘昼在雍正跟前差点哭出来:“儿子是真没本事点石成金,儿子算了,宗人府的钱这么花下去只能花三年,三年后怎么办?”
雍正就问:“你这三年里面不挣钱了”?
弘昼这时候看着海棠:“能不能挣钱姑妈说了算,姑妈,求您施展神通再让宗人府赚点钱吧,要不然咱们家的人都去喝西北风了!”
海棠说:“西北风管够!”
弘昼听了干嚎着抱着海棠的胳膊用脑袋撞,撒娇似的让海棠再施展一回神通。
海棠用另外一只手推着他的秃瓢,就说:“你少在这里捣乱,我是知道的,你们手里的银子再花十年都不成问题。”
“可是姑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些事儿要早做打算,人家说吃不穷花不穷,不会算计就是穷,就是再有钱,架不住宗室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多啊!”
雍正跟海棠说:“这小子算是长大了,知道点道理了,也知道日子艰难了。”
“是啊!可见还是出去办差锻炼人。”
海棠跟弘昼说:“你也别在我跟前闹,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是片刻之间我也没办法,这事儿我放在心里,等有机会我叫你来,到时候保准不让你为难。”“侄儿向您谢恩,还是姑妈好。”
这甜言蜜语听听就行了,海棠在他脑门上戳了一指头:“你的蜜里肯定是抹了嘴的,是不是?”
弘昼立即说:“是侄儿的嘴上抹了蜜的,您说反了。”
这时候弘晖来了,他闺女嘉乐八岁上下,他把孩子送到学堂。来之后请安坐下说:“刚才把嘉乐送到门口,听到门里有孩子说话,什么大丫头二丫头,连个名字都没有,估摸着头一堂课那些女先生们要给这群孩子起个名才行。”
别说是外面的女孩了,就是宗室里面的女孩,大部分都是一个数字代替了,大家谈论她的时候都是说那谁家的某位格格,名字都不配有,说起来就是“待字闺中”,等待丈夫给出一个字,似乎这个字独属于丈夫的,极其具有私密性,出门只能被称呼某某氏。
在对待宗室女入学这件事上,雍正和海棠的目的全然不同。海棠是尽量让一部分女孩从家务中走出来,系统地学习,将来不必做个浑浑噩噩的妇人。
雍正的想法是想控制这庞大的国土必须多教出人才,既然有能力且忠心的男人数量有上限,不如把宗室女养出来塞到一些边角位置上代替男人,反正在御前,他觉得这些侄女们用着都顺手,不比御前侍卫差。哪怕是将来嫁到草原上,受过教育的总比没受过教育的强。
在权贵圈子里大家议论宗室女学的时候,海棠全家要送莹莹去山东任职。
这一去最少要住半年,她的侍女太监们都跟着去,还要给她把衣服被褥带够了。
用扎拉丰阿的话说:“外边的东西都不如家里的,把该带的都带足了。”
月娥负责给她打包行李,从过完年就开始准备,衣服鞋子被褥准备了好几大车,一些不常用的已经送去了,常用且小件的才会跟着她一起走。这简直跟搬家一样,实际上往后好几年莹莹好住在那里,也真的和家没差什么了。
莹莹还要进宫和祖母舅妈告辞,乌雅氏唉声叹气,拉着莹莹说:“你也是个没良心的,我把你养大,你却一走了之,日常都不在我跟前。我想你了也只能想想,我也够可怜的。”
这话说得让莹莹没法接,只能苦笑。皇后就劝她说:“孩子这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让他出去见见世面也好,这两年出去,日后回来在您跟前就不走了。”
乌雅氏就说:“你这话几年前说过一回,那时候坐船去大海上,你就是这么劝我的。如今她要搬到海边儿去了,你又是这么劝我,我已经不上你的当了。”
莹莹说:“过几个月我就回来,您别难受了。”
乌雅氏点点头,又嘱咐她了许多,看着人走了,难受得唉声叹气,就跟皇后说:“我就当她嫁出去了,半年一年才回来走一趟亲戚看看我。养闺女就是这一点不好,养大了就不在眼皮子底下。我如今把女儿拢到自己身边,可是贪心不足,还想让孙女也留下,这可真是……二十五昨天从学堂里回来怎么说的?得陇望蜀!对,就是得陇望蜀。”
皇后说:“您该这么想想,有本事的孩子走得越远,留在身边的都是些老实孝顺的。”
乌雅氏反驳:“你这话说得不对,‘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四方’若是咱们家强,她何必走四方?”皇后这下真的不知道怎么说,居然反驳不得。
这话传到雍正耳朵里,雍正想了半天,跟十三阿哥说:“怪不得人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额娘虽然久在深宫没见过外边的事儿,但是老人家是有智慧的。国强族望何必谋取蝇头小利,唉!”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