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胜仗,也不见他有多高兴。”
“按照原定计划,这次我军下足了血本引那苏贼入网,好不容易把人引来了,却又让他给跑了,所以王爷才不甘心吧。”
“苏贼诡计多端,一时拿不住他也不是王爷的错,全军上下都能够理解。”
“王爷就是思虑过重。”
眼下军帐里,敬王坐在桌前,神色深重。
云金此次折损焲军三万人,听起来是场十分可观的胜仗,可苏槐脱身了,对他来说就意味着败了。
这是他集全军之力设的一个局,却还是没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焲军被斩杀的近万人算得了什么,对于苏槐来说根本不痛不痒。
还有那被烧死的两万余人,后来敬王仔细思虑,若是他们不潜伏在山上,也不至于全军覆没于火海中。
当时苏槐的兵马急需支援,可那批兵马却藏于山中,而不是第一时间营救主帅,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想救。
他们有异心,想等苏槐战死过后再出现收场!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被烧死,他们是苏槐送来给他借他的手烧死的!
他以为苏槐这次终于落入了他的局中,到头来却猛然发现,自己同样也在他的局中。
铲除军中异己,他苏槐从来都不用自己亲自动手,而是送到对手的刀下。
敬王手搭在桌案边缘,一点点收紧,用力得手背上青筋凸起,指节泛白。
可恨他当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他不能全力去追击苏槐,将自己全军置于被前后夹击的风险之中,他只能做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损失三万人对苏槐来说算什么,苏槐借他的手铲除了异党,焲军的兵力照样不输云金,苏槐照样朝云金大肆挥兵!
所以,此次战役,苏槐没有败,而他,也一点没有赢。
甚至于,是他败了。
云金三军上下不如他思虑得这么多,尚且还沉浸在打胜仗的喜悦中。
只有他知道,一旦此次败了,结局就已经注定。
焲朝在收到前线战报时,无疑是一番痛心疾首。
一战损失三万人,且战亡的将领名字也都写在了战报上。
整个早朝过程中,皇帝就一副呆滞的形容。
只有他和几个心腹近臣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同时,战报内容也传到了长公主那里。
刘将军和他的两万兵马全部阵亡。
长公主脸色发白,久久没言语。
不可能会这么巧合,一切都是他苏槐设下的圈套。
当时与刘将军一同出兵的广宁侯侥幸撤退成功,据他的军报,战况紧急,千钧一发,因他冲在前面与相爷成功接应,而刘将军的兵马却是慢了一步,才被敌兵给阻拦包围了去。
两万人的兵马说没就没,往后,还有谁能与他抗衡?
关于这场战役,云金也没能高兴得了多久。
紧接着焲军继续攻打云金城池,越到后面将士们越是士气激昂,只等将这云金全部拿下以后就可凯旋而归。
是以,云金仍旧是敌不过焲军勇猛,连连战败。
后来,焲军攻打到了云金的一座要城。
只要攻下此城,便可挥师直指京都之外的八座护城。
云金君臣百姓,全都活在煎熬惶恐之中。
云金军已经被打得再无半点血性士气可言,他们看到焲军攻来,便下意识地萌生了退意。
许多云金将领都已经战死了,剩下的也不过是在勉力支撑。
但这座要城占尽了地理优势,城外还有一条两三丈宽的护城河,极是易守难攻。
也正因为它固若金汤,取名为金城。
焲军将士们以为,这座金城必然防守紧密,要是想攻下来,需得经历一番死战。
激烈交锋、血流成河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当焲军进发到离城池数十里外的地方时,派出去的斥候回来禀道:“那金城异常安静,不见城楼上有士兵放哨把守。小人在城外守了三天,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不见有人换防值守。”
焲军将领纳闷儿了,道:“不是说云金兵已经退守金城了吗?难不成他们没进城?”
另有将领道:“这说不定是他们设的障眼法。”
“到底怎么回事,咱们去了就知道了。”
苏槐令斥候道:“再探。”
同时焲军也继续向前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