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此时此刻,锡箔江南岸的堤岸上,脸色阴森、表情坚毅的参将韩天福,正准备带着骑兵支援前阵的时候,耳中传来阵阵鸣金声。
紧接着,不远处的浮桥上面,更是有传令兵飞奔而来,大声嘶吼着:
“晋王有令,韩将军断后”
“晋王有令,步兵撤退,骑兵断后”
、、、
悍将韩天福脸色一缓,心头松了一口,还好他的本意就是打算冲击缅军,并不算违抗军令。
他的骑兵大队,渡江整整耗费了半个时辰,这时候在锡箔江南岸,最不可能撤退的明军,反而是江边的500骑兵,渡河太慢了。
“兄弟们”
打定主意的韩天福,遥望几百米开外的混乱惨烈战场,还有更远处的象群烟尘,再回过头看着身边披挂完整的500骑兵,深吸一口气,满脸狠厉的大声吼道:
“晋王威武,大明万岁”
“咱们都是晋王的兵,吃晋王的粮,拿晋王的饷银,给晋王提头卖命”
“前面的兄弟在浴血奋战,拼死杀敌,咱们都是大西军的老兄弟,不抛弃、不放弃、生死与共”
“是大老爷们的,都跟着俺往前冲,砍洞乌蛮、砍大象、砍死所有的缅甸狗,杀、、、”
、、、
刚刚他也看出来了,前阵的明军正在拼死杀敌,压根收不到后方的军令,正打算在象群冲阵之前,拼死一搏吃掉一部缅军。
这时候的骑兵,就更不能怂蛋了,与其被缅军追杀赶下锡箔江,还不如冲上去砍人,说不定还能反败为胜。
象群是威力无穷,但骑兵威力也不差,来去如风,冲阵变阵也是家常便饭,更能如臂使指,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两害相权从其轻,韩天福也不能怪李定国放弃五百骑兵,而是选择四五千步兵,因为撤退渡河的时候,步兵的优势太大了。
“咚隆、咚隆、咚隆、、”
半炷香后,锡箔江南岸,几千明军围着缅军砍杀,缅军后阵和江边更是尘土飞扬,缅甸的象兵和大明的骑兵,开始疯狂冲向中央战场。
“疯子,疯了,他娘的,全他妈的都是疯子”
缅军后阵的卑谬王莽白,看着悍不畏死的明军,一番操作猛如虎,脸色也是微微发白,咽了咽口水,喃喃自语中。
他也是战场老武夫了,哪里想得到,在缅军已经出动了几千象兵,一刻钟就能加入战场的情况下,南岸的明军不是忙着逃命,反而更是斗志激昂,开始围杀、反杀缅军。
其实莽白还是见识少了,以前他对阵的敌军,都是中南半岛的杂牌土司兵,因此小看了李定国的兵马。
这帮人都是悍不畏死的百战余兵,都清楚溃兵的下场,就像几个月以前,他们被满清一路追杀,但也敢在磨盘山伏击反杀。
同时,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渡江的明军将领,凝聚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因为他们都是李定国的嫡系心腹将领,能做到令行禁止,号令如一。
“轰隆、轰隆、、、”
“50人一队,随时准备变阵,分散穿插往前冲,用弓箭射,决不能陷阵、近战、恋战”
“杀洞乌蛮、杀贼、杀、、”
、、、
战马疾驰,扬蹄飞奔,参将韩天福娴熟的控着马缰绳,放声嘶吼着指挥500骑兵,绕过了混乱的中央交战区域,一往无前的冲向不远处象阵。
晋王的将令,他非常清楚,就是牺牲骑兵给步兵争取时间,尽快灭掉或打垮几千缅军,再想办法退兵。
冷兵器时代,骑兵才是真正的决战主流,其冲锋速度至少是战象的三倍,灵活性和机动突击性尤为突出。
400年前,元朝忽必烈时期,缅甸国出动4万大军、800头大象入侵滇西,镇守云南的元朝大将,仅仅派出700骑兵迎战。
就是那一战,元军利用娴熟的骑射和游走,大败缅军象兵,一路掩杀30里,斩首不计其数,不但收复所有的边境城池,甚至是攻到了缅北江头城。
“拉弓,放”
“咻、咻、咻、、”
“拉弓,再放”
“噗呲、噗呲、啊、、”
“哞、哞、哞、、、”
、、、
半刻钟后,韩天福的500骑兵队,冲到缅军象阵前的百米距离,开始逐渐放慢马速,一个个抄起大稍硬弓瞄准大象和象兵射击。
这些都是大西军出身的精锐骑兵,装备的箭矢也都是破甲重箭,中箭的象兵纷纷倒毙。
冲在前面,披着锁子甲和皮甲的战象,中箭以后也被彻底激怒,左冲右突,哞叫不已。
战象皮糙肉厚,还披了战甲皮甲,但明军的破甲重箭,也不是吃素的,长度大概80公分左右,重达2两,带倒刺的箭头锋利无比,射穿皮甲轻而易举。
“弓箭手,快放箭,射死明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