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风雨大宋 > 第403节(第3页)

第403节(第3页)

杜中宵道:“那个时候,河东路的兵马应该能编成一军了,顶上去就是。更何况,契丹此次精锐尽出,大同府怎么会有足够南下的军队?有河东路兵马上去,贾逵一军就可以用于河北路了。”

从代州东来,走灵丘、飞狐出太行山,是河东路到河北路的要道。控制了灵丘和飞狐,就占住了太行山的地利,山前山后联到了一起。

杜中宵看着地图,指着东边的雄州道:“如果契丹不走保州,向是从雄州南来的话,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南边有刘几一军为援,周边坦荡,只要兵力够,绕到契丹军队后边,包围还是可能的。一旦围住了契丹主力,窦舜卿、刘兼济诸军就可以快速东进,战事于我有利。”

第218章用尽全力

三日之后的傍晚,杜中宵、田况、赵滋和杨文广受召来到天章阁。

赵祯早已经等在这里,赐了座,道:“依契丹得来的消息,秋天必定点集兵马到幽州。这是难得的机会,契丹犯我,而且聚集大军于山前。如果能聚而歼之,不但可以恢复燕云,契丹很可能也会因此一战而一蹶不振。自杜太尉救唐龙镇,已经数年,本朝兵马已非以前可比,不能错过此次机会。”

田况捧笏:“陛下,不知多少人想毕其功于一役!可事情哪里容易!契丹大国,方圆万里,带甲百万,不是说说而已。想歼灭契丹主力,实在太难。”

赵祯道:“正是因为难,所以才再三思量,想尽办法。这几日让枢密院想秋天对付契丹办法,想的如何?有什么难处,现在就说出来,不要到了那里束手无策。”

杜中宵道:“臣这几日与文武诸臣商议,歼灭契丹军队不是不可能,只是太难。”

“难在哪里?”

杜中宵捧笏:“以契丹国力,若是兴倾国之兵前来,当有三十万战兵到幽州。运输粮草,当点集幽州、平州、奉圣州等人口,约有二三十万人。也就是说,契丹有五六十万大军,云集幽州。本朝在河北路的兵马,整训过的只有二十五万人,实在少了些。河北路的禁军,到了秋天,再是想办法最多只能够编成一军,凑足三十万。以三十万对三十万,击退契丹人容易,想围困就难了。”

赵祯点了点头,道:“若要围困契丹人,当有多少兵马,才能有大致把握?”

杜中宵想了想道:“再有二十万,应该就能做到了。以十五到二十万人阻挡契丹来敌,十五万人堵住契丹退路,十万人做为预备队,随时应对变数。除此之外,还要单独编练骑兵,不少于五万之数。幽州土地平旷,没有险阻,想让契丹人逃无可逃,不能够少了骑兵。”

赵祯一时间沉默不语。过了一会,道:“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能不能再编出二十万人来?”

杜中宵道:“河曲路的军校已经办了数年,练出不少人来。以陕西路和河东路禁军为本,整训之后可以为一军。河北路禁军,从各军中抽调将领,加上军校出来的人员,也可以编一军。短时间能编成的军队,就只有这么多了。今年京城禁军已有十五万人调往河北路,无人可用了。”

赵祯道:“现在各军校中,教员、官员,有多少人?”

杜中宵愣了一下,道:“京城军校中的人员最多,有三千多人。河曲路军校,有六百多人。河间府的军校因为紧急,从上面两所军校调了许多人去,有一千多人。”

赵祯道:“如果把这些人编入军中,能否再整训出一军来?太尉,契丹是本朝大敌,如果今秋是与契丹的生死之战,先让军校中的人去打一仗,又有什么?”

杜中宵想了想,道:“把军校中的所有人全部编入军中,倒是可以再编一军。不过,这样做人数还是有些不足。而且,还是缺少单独的骑兵。”

赵祯对杨文广道:“原先整训过的各军中,其实许多将领不一定是必须,暂时抽出来,军队不是打不了仗。非常时期,原张岊和刘几军中,抽出一些做副职和庶务的将领,用来整训新军。还有,河曲路的王凯,所部本是你所部,成军最久。契丹人来幽州,河曲路无大敌,从他的军中抽出将领来,同样也来编练新军。想尽办法,把京城和河东路的军队,再编成三军。”

杨文广叉手称是。停了一下,道:“陛下,如此做只怕有些仓促。军队编得急了,战力不足。”

赵祯道:“顾不得那么多。现在禁军士卒不少,只是军官缺乏。非常时候,非常手段,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军官,暂时先不设了。军中除参谋、指挥、粮草和情报,其余的军官能裁就裁。等到战后,不需要这么多军队了,再合并就是了。”

听了这话,杜中宵不由觉得头痛。当年河曲路整训的时候,军官特别多。许多军官看着没用,实际上非常有必要。一是各有分工,让军中的权力明晰,制度化,破除以前兵为将有的陋习。还有就是在战时军官有损失,随时有官员递补上去。不致于一有将领阵亡,全军溃散。赵祯这么布置,相当于从那个时候后退了一大步。不要听什么是暂时做法,只要胜了,以后这些就很有可能成为常规。

军队的军官俸禄高,一旦多了朝廷就看着碍眼,想方设法减少。很多职位初看着没有用处,而到了战时,就会成为破绽。而且官员少了,军中的权力难免集中,而后出现各种问题。

赵祯道:“恢复燕云,是祖宗遗志。有了机会,岂能不抓住?今秋不能大胜契丹,朕百年后如何面对祖宗?纵然有难处,也要想办法克服。今秋契丹南来,与其决战于幽州!”

杜中宵与众人一起,拱手称是。心中明白,这几年连战连胜,赵祯已经不是从前的想法。这一年多来杜中宵带着军校中的教员一起,赵祯和大臣讲兵法,他也不是不熟兵事的时候了。

安排了诸般细节,看看天晚,杜中宵等人告辞离去。

出了大内,杨文广对杜中宵低声道:“太尉,圣上有意于幽州,做得这么急,不是好事。”

杜中宵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道?但有什么办法?圣意已决,你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凑出多一点军官,让编练出来的军队真正能战。切不可只有架子,战力不足。如若不然,到了幽州战事不利,你我都难逃麻烦。枢密院会尽全力,做得周全。”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