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风雨大宋 > 第377节(第1页)

第377节(第1页)

杜中宵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两湖地区营田,以洞庭湖为界,可以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安州、汉阳军、复州、鄂州和岳州,只是空旷,水泽众多,没有蛮族,以开拓垦地为主。西边的则大有不同,澧州、鼎州、潭州、衡州,周边的蛮族极多,而少水泽,当以剿蛮为主。这九个州军,都有不少平地,可以开垦出来。拣汰下来的禁军,到那里营田,实际人数不多。不过,初期必然耗费甚巨,需要朝廷拿出许多钱粮。三五年后,才能见到好处。”

田况点了点头,一时不语。两湖的情况,田况当然知道。不过要下决心,真地开拓那里,花的钱粮可是不少。要想让朝廷下这个决心,不是容易的事。

第145章开拓的本钱

随着耶律洪基撤军,朔州战事结束。三月底,朝廷诏命,赵滋带所部回京,等候整编。马军副都指挥使王凯接替杨文广,提举军校的杨畋接替远在西域的张岊,两人回京。禁军的整训,拉开帷幕。

早朝一直吵到日中才散,散朝之后用了些茶汤,诸宰执大臣又被召到崇政殿,接着讨论政事。

进了崇政殿,赵祯赐了茶汤,各自落座。

赵祯道:“依枢密院杜中宵等人奏,欲彻底变革禁军,拣汰人员。以前试将领,依弓马武艺,不试文事。现在不同了,军中制度精密,文事颇重,将领不通文字,不懂吏事是不行的。若是如此,必有大量将领不合于时,当须裁汰。再加上军中的老卒不少,很多人不适合用枪炮,不适合于在军中。枢密院的意思,是在两湖地区设置营田务,把裁汰的将领士卒编入,开拓两湖。今日早朝,诸臣议论,意见不一。前方战事结束,此事等不得,故召诸位来,详议此事。”

文彦博拱手:“陛下,两湖地区湖沼众多,猛兽出没,不是京西路可比。杜太尉在京西路营田,诸般巧思,之下办了铁监,设了商场,还有诸多产业,犹在两年之后,才略有盈余。两湖营田,难度超过京西路数倍。更不要说,那里蛮族众多,营田必须配合剿蛮,花费实在骇人。”

一边的翰林学士胡宿道:“两湖营田,到底要花多少钱?”

杜中宵道:“依估计,天下禁军全部整训,当有三十余万人到两湖。一人五十贯计,再加上初期的房屋、农具、牛马等等,第一年当需三千万到五千万贯。”

胡宿吓了一跳:“怎么这么多钱?以前禁军驻防陕西,前线奏一人费钱五十贯,已是极多。”

杜中宵道:“这些钱,是把需要的粮食之类,全部换算进去。而且去的不是一个人,都是一家,每一家五十贯,营田之初,并不算多。。”

赵祯对执掌天下财计的参政张方平道:“参政,一年三五千万贯,朝廷能不能拿出来?”

张方平捧笏:“回陛下,去年一年,天下计入三亿三千余万贯。多次战事,实在花钱不少,年底并没有剩下钱。今年据估计,可以入三千五百万贯以上,勉强可以拿出钱来。不过还要全军整训,也是要花大钱的,通算下来,实在能说得很。”

北宋的正常年景,以前一年岁入,大约在一年七八千万贯到一亿贯之间。当然,这不是现钱,而是加入了全部实物,正确说法应该是一亿贯石匹两。自建了铁监,建了铁路,天下商税收入大增,到了三亿多贯。因为发行了纸币,实物税赋大为减少,货币增加,现在的财政收入远不是以前可比。

不过,现在收入多了,相应地花销也大了许多。每年建造铁路要花钱,相应增加的人员要发钱,前几年战不断也要花钱,更不要说官员的收入大增加。到了最后,多收多少,也就多花多少。

其实这是政权的正常状态,不管一年收入多少钱,总是会花掉。如果花不掉,从上到下的官僚会想出办法来花掉。除非皇帝强行储存一部分,不然哪里会剩下钱?

赵祯道:“一年收入三亿余贯,多花三五千万贯,总是要办法可想。整训就多花不了多少钱,该有的军官大多都有,只是没有分到各军而已。又不打仗,比去年花的应该还少才是。”

杜中宵道:“无非开垦两湖,就当作再打一仗而已。因为在境内,粮草可以周边调运,不像灭党项时花费那么多。只是要选择合适的官员,勤于政事,不可懈怠。”

中书官员沉默一会,韩琦道:“禁军不得不整训,拣汰下来的人员开垦两湖,已经是代价最小的办法了。纵然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两湖开拓出来,以后也可以增加钱粮。”

文彦博道:“钱当然是值得,只是朝廷一时没那么多钱。全国统一印钱引才一两年时间,有各种想不到的事情。再者,要准备数年后对契丹的战事,必须要在河北路和河东路修铁路,这都要花钱。还有现在各地铁监做得极好,要新建工厂,也要花钱。一年多出三五千万,中书难做。”

杜中宵道:“这样吧,整训禁军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便分为两年。第一年,约二十万人到两湖去,花钱以三千万贯为数。若是超了,人便先留在京师。”

文彦博看了看韩琦,又看了看几位参政,点了点头:“如此,倒是可以支撑。”

赵祯道:“两湖营田,用的禁军,不是以前京西路营田可以比的。哪位官员掌管此事合适?”

杜中宵捧笏:“臣以为,枢密直学士李参,精通吏事,在地方善于理财,可任此职。”

赵祯点了点头,又问其他官员。文彦博等人也推荐了几个官员,不过都不如李参合适。赵祯记在了心里,便略过此事。这等大事,还要回去考虑,不能在此决定。

两湖营田之所以花销这么大,主要是杜中宵坚持,裁汰下来的将领士卒,收入不能降低。他们失去的只是军中前程,生活水平并不会降低。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人心,杜中宵实在不希望,因为自己整训禁军,得罪太多的人。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卒,让他们明白,被禁军裁汰,只是因为他们不适合时代,而不是因为水平不明。到了地方,依然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次拣汰禁军,杜中宵希望,不管是选中的,还是裁汰的,都明白与能力无关。全军整训,军事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不适应也没有什么,去做其他事情就是。

议过营田,赵祯道:“此次整训禁军,除了枢密院和三衙变更,

军队的人员变化,最重要的就是依托军校。原提举京城军校的杨畋,已到去接张岊。诸位以为,谁来接任此职合适?”

听了此话,众大臣都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文彦博拱手:“陛下,此事还是圣裁。”

赵祯看看众人,道:“为何?杨畋在时,并没有人议论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