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风雨大宋 > 第357节(第1页)

第357节(第1页)

杜中宵道:“现在与以前已经不同,对北敌作战获胜,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正改完军制之后的时候,可能朝臣会发现,其实仗没有那么难打。”

王珪笑道:“中丞是大功臣,才会这么说。朝中其他官员,哪个敢有这种想法?”

杜中宵道:“不是因为我做了,才这么说,而是本来就是如此。运筹帷幄,庙算胜败,现在跟千年前不是一回事。那个时候,天下有几个人通文字,会筹算?现在天下又有多少?真正名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能够临机决断。至于像平时管理,现在已经可以交给制度了。改军制,便就是改的这一点。不是人人可以指挥作战,所以要选指挥官,但平时管理,照章办事,就没那么难。”

说到这里,杜中宵叹了一口气:“可惜对很多人来说,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对于军队里的统兵官就加是如此。以前军制,军中事务全在其管下,士卒生死一言而决。新的军制,指挥官主要指挥作战,平时管理却要依军制。你们说,军中的统兵官会喜欢吗?”

王珪道:“要削弱他们的权力,他们当然不会喜欢。”

杜中宵点了点头:“现在正是这样。要改军制,就要先想原来禁军的出路。不能说一声,从此他们除役,就不管他们了。几十万禁军,就是几十万个家庭,全家皆赖其衣食。京城禁军改不好,与此关系非常之大。为什么圣上明知道河曲路军队更能打,最后不却不照着河曲路的样子,整训禁军?还不是因为军校开了之后,禁军将领去学,大多数人根本不合适吗。不合适就除役,朝廷如何处置这么多人?最后只能委曲求全,还是用他们。此次狄太尉带兵攻党项,作战不力,便就是因为如此。”

饮了一杯酒,王珪道:“若是中丞来改变军制,整训禁军,能不能做到呢?”

杜中宵道:“必须要给现在的禁军找到出路,才能开始整军。不给现在的禁军出路,哪个敢冒然开始军改?数十万大军,加上家眷,夺了他们的饮碗,肯定会出天大的乱子。”

韩绛点了点头:“中丞说的不错,这确实是大事。朝中大臣,大多没有想到此事,只是要按河曲路军制,改革现在的禁军。原来的禁军向何处去,应该先想好。”

杜中宵道:“所以全军整训,首先要想好淘汰下来的禁军到哪里去,才能真正放手来做。前几年就是没有给汰换下来的军人找到出路,只能一切将就。灭了党项之后,陛下要恢复燕云,就绝对不能够再这样了。但是军中诸多将领,包括家眷,哪里是那么好安排的。”

士卒其实好说,现在多了这么多土地,可以安排他们去营田。但是军中大大小小的统兵官,却不那么好安排。他们是官员,哪里去找那么多合适的官位?而且这些人家世代从军,许多是祖传的手艺,做别的事情也做不来。他们对外作战不行,内乱还是驾轻就熟的。

赵祯说要让杜中宵负责改变军制,杜中宵想的就是这件事。军校可以选出人才,淘汰掉不合适的将领,但淘汰下来的将领,朝廷不能一句话说不管了,那非出大事不可。

到底应该怎么做,杜中宵还没有想好。今日跟两位同年说起了此事,就发泄一番。

制度终究是人的制度,不把旧的将士安排好,贸然行事,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安排旧的禁军,需要方略,还需要细致做事的官员,这一切现在都不具备。

第93章恩威并施

韩琦紧紧握着咩布太尉的手,道:“太尉归顺朝廷,党项战事便就大局已定。我上奏朝廷,朝廷必然会厚待太尉。且先在兴庆府里住上些日子,休息一下,看朝廷如何安排。”

咩布太尉忙道不敢,在韩琦和刘几的陪同下,进了官厅。

分宾主落座,韩琦道:“太尉的兵马还在贺兰山里,粮草可能支撑?若是撤出山来,许多事情就好做了。现在粮草是从镇戎军运来,从应理渡河,一路运来兴庆府,路途着实远了些。如果向南撤,便就省了许多路途,更好供应。”

咩布道:“太尉,我既然已经到了兴庆府,就是心向朝廷,别无二心。只是山中大军,众头领想什么的都有,一时间他们难以一致做事。再者国主在军中,士卒归心,不能不考虑。”

刘几道:“明天就是上元节,看看就出正月,此事也不能拖得太久。朝中有旨意,让我们快一点平定兴庆府和北边贺兰山,大军开到河曲路。太尉早带军归顺朝廷,此事便就早结束。”

咩布道:“太尉说的在下明白。只是数万大军,又事发突然,许多事情确实还处理不好。再者,此事当有朝廷的旨意下来,我才好给众将去说。”

刘几点头:“此事不难,我们去信朝廷即可。只是这里离着京城遥远,再是快马,也要五六天的时间。这些日子太尉先住在兴庆府,行文其余各州,让他们归顺才好。”

咩布点头:“这是应该做的事情,自不必去说。只是大军在山中,带的粮草不多,还请太尉给一些粮草,不要让他们衣食无着才好。等到旨意下了,再安排去路。”

韩琦与刘几对视一眼,点头道:“此事好办,便从兴庆府抽些军粮,送到山里去。”

茶水上来,三人饮了杯茶。韩琦道:“此战之后,山中的军兵意欲做什么,从不从军,不知将领们是什么想法。党项的土地,朝廷必然要郡县其地,不似以前委任土王,太尉怎么想?”

咩布沉默了一会,道:“这却有些难。军中将领,多是各地大族,族里许多人口。郡县其地,任用流官,这些人必然要受朝廷管束,他们怎么愿意?”

刘几道:“此是朝廷定下来的,只怕不好商量。对于朝廷来说,最多只能免几年钱粮,其余的一切皆要依律法。以后的样子,诸位看旁边的河曲路就好了。”

咩布道:“众将都看在眼里,闲时也商量。河曲路土著很少,多是移民垦边,当然不同。兴灵两州周围,多是夏人土著,怎么能够那个样子呢?”

刘几道:“土著番王必然不行。当年元昊之叛,可为前车之鉴。朝廷已有明旨,凡所占土地,皆郡县其地。凡治下之民,皆编户齐民。这一点,太尉可以跟属下讲明,不要误会。”

韩琦道:“即使编户齐民,原来的世家大族,朝廷也可以酌情照顾,让他们不必忧心。太尉,说实话,以前夏国什么样子,大家心知肚明。哪怕是部族首领,与旁边河曲路的民户相比,日子实际也强不到哪里去。还有,凡是民户奴隶,一律由朝廷出钱赎回,不会亏待。”

咩布道:“朝廷会出钱?”

韩琦点头:“当然会出钱,这一点让他们放心。我经略河曲路,一定不会让诸将吃亏就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