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风雨大宋 > 第339节(第1页)

第339节(第1页)

杜中宵道:“不错,现在正是吃蟹的季节,你们尝一尝。听说以前这味菜在京城极贵,一只就要一贯足钱。现在通了铁路,价钱迅速降下来。听买蟹的说,市面上一只二百文,还要极大极肥的才好。”

一人拿了一只蟹,各自剥了,美美地吃了。姚守信擦着嘴道:“自从天下间通了铁路,四方珍肴都可以入京城,京城人真是好口服。自从铁路通到登州,市面上就不缺海味,价钱又便宜。到了冬天还有南方来的瓜果之类,再不像从前那样市面冷清。”

十三郎和窦舜卿一起称是。他们现在官高俸厚,家庭付担又不重,生活还是很优渥的。

喝了一会酒,杜中宵道:“杨太尉从岭南回来之后,一直提举京城军校,现在过得如何?我到京城之后,一直想去拜访他,一直拖了下来。”

窦舜卿道:“比在外带兵,那是好得多了。虽然常日常事务不少,但官职高,权又大,掌着天下将领都要进的军校之权,应该说还过得去。”

杜中宵道:“圣上对于现在军校所教,有些不太满意。朝中大臣听说也有过去学的,却都没有学到什么。前些日子朝廷集中大军,准备进攻党项,前线布置得不如人意,枢密院却甚是支持他们。”

十三郎道:“枢密院的人就罢了。从三年前整训开始,就说枢密院掌军令,直管在外帅府。实际三年过去,除了多了几个官员,根本没有大的改变。他们对战事的理解,实在稀松得很。”

姚守信道:“十三郎说的不错。一直到今天,枢密院里还没有懂炮的人,军中的火炮,全是按河曲路时的配置。为什么有那么多炮,各种炮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配到那样的职级,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说是为天下之帅,他们这个样子,怎么能指挥禁军作战!”

窦舜卿道:“没有办法,京城中的枢密院和三衙,都没有大改。——其实也没法大改,里面的将领和吏人,多是世代为此,改了他们做什么去?只要人不大变,让他进军校学,又能够学出什么来?我自己恩荫出仕,也算是将门世家,最知道这些事情。许多将门世家是从五代的时候传下来,一两百年间家里就是吃这晚饭的,突然大变,他们实在接受不了。”

十三郎道:“如今内外清明,世间不知道多少赚钱的法子。这些将门不从军,也可以做别的,如到工厂里做事,又有什么不行?现在官营工厂,许多都是从本地招人,官员本就做的不好。”

窦舜卿道:“兄弟,你说的容易,实际做起来却难。以前的军中,不重文字,只重弓马武艺。这些将门世家,除了富贵人家,一般的小门小户,许多都不识字,只有一身武力。现在不同了,用枪用炮,武艺再好,一枪就倒,他们看家的本事没了太多用处。去学现在打仗的方法,正是他们的短处。而且,这些人的数量可不少。京城数十万禁军,都是从哪里来的?许多都是这种世代从军的。他们已经两百年间不知稼穑,突然没了军粮吃,会闹出事来的。”

姚守信道:“而且京城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闲人多,吃的外地运来的米,与其他地方的人可不一样。在京城,只要你有钱,能富贵,无人问这富贵是怎么来的,只是看着羡慕。若不是军队糜烂,从军向来是这些闲散人员的出路之一。以前只要身材高大,弓马娴熟就是好兵,就能富贵,突然间变成需要入校苦学,闲散人员哪里能够接受?所以京城禁军,改起来最难。”

杜中宵点了点头:“是啊,京城禁军数十万,许多都是从晚唐五代传下来,许多思想已经在民间根深蒂固,不那么好改。没有一支强大新军震慑,就只能委曲求全。”

这就是现在看到的怪现象,以前在河曲路杜中宵不了解,到了京城慢慢就清楚了。宋朝是从五代沿续下来,以武力建立的王朝,禁军是皇权保障。虽然有各种选拔措施,京城禁军的根基还是从五代沿续而来。除了将门世家,京城禁军的中下层,包括中下级军官,还有大量士卒,一两百年间家族就是如此。父辈从军,子孙兄弟只要身体合格,还是从军。当兵吃粮,对他们来说就是祖传的生存技能。这些人,不让他们当兵又能干什么呢?他们数量太多,加上家属,不下数十万,不能不考虑。

最后依照河曲路大军为模板的整训,几年下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新不新,旧不旧,最后连个样子都没学会。所谓整训完成,只是用枪炮替换了刀枪弓弩。

禁军这个样子,一是上层学习不力,另一个原因就是原有的底层数量庞大,改之不易。

窦舜卿道:“没有办法,京城禁军要想改掉,必须要有其他的地方让他们安身立命。而后整训,十万人筛出一两万人来,便如当年营田厢军一般。那时约二十万厢军,有营田务,还有许多场务,花了数年时间经略才做到。京城禁军,从一开始便没有跟经略一般,最后只能如此。”

姚守信道:“京城禁军可比营田厢军难改。当时营田厢军到京西路营田,日子可是过得比从前好得多,才没有出乱子。以京城禁军的俸禄,想做到可不容易。”

想了想,杜中宵道:“其实也未必做不到。如果跟当初一样营田,朝廷数年不收税赋,再加上补助一些,应该也可以。只是做此事,必须新军成规模,又有大臣愿意才可以。”

十三郎道:“京西路闲田已经不多,再想营田,能去哪里?”

杜中宵道:“荆湖南北路,闲田无数。自铁路通到江陵,已经到了大规模开发的时候。只是一时之间京西路没有多余人口,加上潭州附近有梅花蛮为乱,未得其便而已。如果调大量禁军南下开拓,未必不能再现营田京西路时的盛况。不过现在天下多事,没有新的军队,一时之间不得其便。”

窦舜卿道:“荆湖两路,现在还是山中蛮族太多,时常出山为乱。非得有大臣用心于此,才能够剪除叛乱,开发闲田。我曾经在那里为官,河湖密集,山路难行,着实是不容易。”

“是啊,开发一地,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北方有河曲路,也需要人力开发,一时之间做不过来而已。现在的京城禁军,不成规模调出,像从前整训一样,无法完成人员转换了。”

说完,杜中宵举杯道:“我们且饮酒。这些朝廷之事,做个谈资,用来下酒。”

几人饮了酒,杜中宵道:“其实圣上和朝中大臣,也知道禁军这个样子终究是不行的。但虽然开了军校,对于大臣们来说,他们就是想学,一时间也实在难学通。以前建军校的时候,我们只想着培养能够上战场打仗的人,以士卒和中下级将领为主。对于大臣们和高级将领,他们要学什么想的不多。此次回京之后,应该想个办法,编一些适合大臣们和高级将领用的教材。”

窦舜卿笑道:“那怎么编法?我们这些人,学的也只是中下级将领知识。”

十三郎道:“是啊,除了经略一直统领全局,我们这些人,哪里知道那些?便如我,只知道如何训练骑兵,战场上如何指挥骑兵,其他的东西就不知道了。”

杜中宵道:“初做起来当然难,但不能因为难就不做了。不能让大臣和高级将领明白,朝廷军改总是难事。你们想一下,连圣上都不知道的事情,又怎么指望得到支持呢?此事不只你们,若是能够做得下去,我会再去跟大臣们商议,一起来做。这几年连连获胜,其实朝中大臣对于军事也有兴趣,许多愿意在这上面下功夫。只要聚起一群人来,仔细分析这几年的战事,会有好处的。”

三人听了,一起拱手:“我们但听经略差遣,有事尽管吩咐就是。”

第45章叶县改革

这一日下了早朝,文彦博再次召集大臣于都堂,集议叶县改革之事。

杜中宵早早进了都堂,见盐铁使李参和户部使张掞已在那里,急忙各自见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