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颂态度跟刚才大大不同,杜中宵又递一本册子道:“这一本《会计》,专门讲如何算账的。官府招募吏人,要书算精通,但这种人很是难得。我编了这一本小册子,专门讲计账算账,不只是对衙门的官吏有用,商人也有用,甚至一般人家也用得到。”
不是会基础的数学知识就会算账的,能做数学题但不会算账的大有人在。这里面既有数学方法的问题,也有记账方式的问题,还有必要的查账覆核知识。此时官方使用的是流水账,天下衙门,包括各地税务工场,都有统一格式记账。账目记得清楚,但要算清楚可不容易。
天下账簿都会统一到三司,三司每逢闰年编《会计录》,这就是大宋的经济统计。不过三司的账簿汗牛充栋,除了少数几个天才人物做三司使,账目根本就算不清楚。编出来的《会计录》往往是照抄以前的,根本做不到反映经济的实际情况。
首相陈执中的父亲陈恕为什么被太宗、真宗两个皇帝看重,到现在朝野还念念不忘,认为是最好的三司使?就是因为他强于心算,拿着账目看一遍就能算出来,这种天才可遇不可求。丁谓为什么能够权倾天下?因为他做三司使的时候,能把账算清楚,实实在在编出来一本《会计录》,天下经济情况尽在其心中,不管怎么铺张浪费,他总能够变出钱来。
杜中宵不是天才,没有陈恕那样心算的本事,也没有丁谓那样聪明绝顶又细心肯下苦功,搞清楚账目只好用自己的办法。使用流水账,杜中宵在永城的时候连营田务和公社的账目都搞不清,他的办法是用新的记账方法,每一级都做出详实的统计,上一级只要清算复核就可以了。
复式计账并不复杂,这个年代已经有了雏形,只是不成系统,没有统一规范。这本册子,就是讲的如何记账,如何清算,如何覆核。只要按着这一套程序做,就能够账目清晰,一目了然。当然大到三司小到一州一县,到营田务,甚至各税务场务,如此复杂的系统,错漏在所难免,控制在合理范围就好。
这一套办法,苏颂接任永城知县的时候,管理营田务和永城公社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知道其中的好处。现在看见杜中宵总结出来,写成册子,颇有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
以这三本小册子做为教材,建起一些学校,培养必要的人才,营田务基本的业务就包括基中。有了人才,再有必要的制度,才能够健康地发展。
营田务设立的目的,是接加附近几处运河的纤夫。这些人来营田,第一个难处是不会种地,第二个就是文化水平低。不会种地可以教,文化水平低,不能读书认字,教起来就难了。
几个月过去,杜中宵对营田务的建设很不满意,深知其中的难处。要解决问题,按他的习惯就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赚钱,有了钱诸事好办。再一个大兴教育,教育的起点,便是这基本的三个小册子。
营田务需要的不是读书做官的人才,那有州学县学,合适的人到那里上学去。营田务的教育,是以实用为主,要培养有文化的农民,有文化的工匠,有文化的管理人员。学这些的人或许做不了官,但只要学好了,最少可以有饭碗,在营田务里过上像样的生活,做官也只是一种职业而已。
第52章分岐
紫云山下,陶十七拍着一棵大树道:“就是这里了!此处产的煤,烧炭最好。官人吩咐,在这附近建炭窑,采此处的煤试着烧炭。如果能烧出我们带来的焦炭的样子,到南边去冶铁。一切试制好了,再在南边开矿冶炼。用焦炭炼铁,当强过用煤无数倍!”
一边一个四十岁的汉子,是从相州来的冶铁匠人,名叫丘成联,摇头道:“用石炭冶铁,是我们在相州做惯了的事,火力凶猛,远胜于木炭。我自十五岁冶铁,而今三十年,还没听说用焦炭冶铁的。石炭本就是炭,用炭制炭,委实有些可笑。”
陶十七道:“此是官人试过,定下来的法子,你如何敢如此评论!”
丘成联道:“运判是个读书人,哪里知道这些事情。我们冶铁数十年,什么事情没见过?世间事有专精,说起读书我们不及运判,但说起冶铁,运判又比不上我们了。”
一边的罗锋冷冷地道:“偏你们这么多话!官人吩咐下来的事情,只管照做就是!若是用焦炭炼不成铁,官人自然会别想办法!官人吩咐,做都不做,你们想干什么!”
见罗锋说得严厉,丘成联摇了摇头,不再说话。不过看神情,还是不信这样做能冶出好铁。
相州是此时天下的冶铁中心,铁课占天下的一半以上,而且大量使用煤炭炼铁,有其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相州有铁矿,而其相邻的泽州和潞州则盛产煤炭,品质优良。那一带不但是煤炭产量多,而且品种极为齐全,特别是有含磷低,用煤能够炼出优质的铁。
不管是用煤炭还是烧成焦炭,炼出的铁中常会搀杂有害成分,以硫和磷为主。其中的硫杂质,去除方法还简单一些,磷则极难去除。用焦炭炼铁,炉温升高,有了直接炼钢的可能。不过如果使用的煤含硫和磷如果过高,钢的品质不行,硬而脆。泽潞一带,产的就有低硫低磷的煤,古人虽不知原理,但根据经验挑选,还是能炼出好铁来。
使用焦炭炼铁,炉温更胜于煤炭,硫的危害小了许多,磷是主要的危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杜中宵记得不确切,只是大略记得方法。一是跟炉衬的酸碱性有关,不过到底是需要酸性和碱性,就说不清楚了。只要记个大概,慢慢试就是了。再一个加造渣原料,主要是石灰石。有了这个方向,总能够慢慢试制出来,一步一步完善工艺。一口吃个胖子不可能,无非是慢慢来。
陶十七选的这个地方,产的是优质的炼焦煤,这是杜中宵前些日子试出来的。而且运气很好,此处的煤硫磷杂质含量低,可以生产优质的炼铁用焦。这里本就是后世为舞阳铁矿配套焦炭的地方,精挑细选也在这里,陶十七因为近而定,纯粹是运气了。
相州来的匠人只是官府派来帮忙,过些日子就要回去,见陶十七和罗锋不听自己的,只听长官杜中宵吩咐,便就懒得再劝。能不能炼出好铁与他们无关,日子到了回去就是,管这些人怎么做呢。
陶十七定了采煤炼焦的地方,对随在身边的叶县刘孔目道:“孔目,依着官人吩咐,以后要在这里取煤炼焦。炼成焦炭,运到县城附近,别选地方炼铁。你回去安排差役,准备在此处建窑。”
刘孔目拱手称是,又问道:“建窑不难,只是建好之后,何人采煤炼焦?场务用人多,总不能还兴差役,本县人口稀少,没那么多人手。”
陶十七道:“只要建起窑来,营田务自然会安排人手。几个月后,蔡河有些纤夫会被裁撤,让他们来这里炼焦就是。蔡河离这里不远,他们搬迁也方便。”
蔡河是开封府的几条水运大动脉之一,汴河的纤开始裁了,他们自然也照做。蔡河连接的是汝河水系,并不单指那一段河道的纤夫,附近州县的汝河纤夫也包括在内,其中很多就是本地人。
这里开矿冶铁,是转运司委托营田务统一组织的,作为治下州县,汝州和叶县当然不敢怠慢。铁矿虽然最开始发现的地方属于舞阳,但仔细勘查后,决定最开始采的矿却在叶县境内。这里的煤矿同样属于叶县管辖,刘孔目便就是受知县委派,专门负责此事的。
看看天色不早,陶十七道:“今夜我们便就歇在南边的汝坟镇里,接下来这些日子,我们就住在那里,等到你们把炭窑建好,烧出焦炭来,再回县城去。”
刘孔目称是,吩咐同行的差役,牵过马来,一起同去汝坟镇。
叶县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与方城县一南一北,把守住沟通南北的方城垭口,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境内有多段楚长城。由叶县到襄城,再到许州,是江汉一带到开封府的大路。叶县属汝州,跟舞阳比起来,杜中宵在此设冶铁中心更合适。
虽然不是亲民官,杜中宵还是尽量远离许州,免得因为干涉家乡事务,被台谏弹阂。因为官员回避制度,杜中宵的营田务不包括许州,哪怕许州境内也有闲田。而转运司带的监察权,更是明文规定,杜中宵能管的范围仅限京西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