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
阳光正烈,日光如金色的绸缎,温柔地铺满了上堤村的每一个角落。
村头的老槐树下,几位老人摇着蒲扇,眯着眼,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闲适,偶尔几声蝉鸣,更添了几分夏日的韵味。
而在这宁静之中,宋家的小院却是一片热闹非凡,炊烟袅袅升起,与蓝天白云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厨房里,丈母娘与大嫂周桂香正忙得不可开交,锅碗瓢盆交响曲此起彼伏,洋溢着浓浓的家的味道。
周桂香的手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只见她熟练地操起菜刀,在案板上“咚咚咚”地切着新鲜的羊肉,每一刀都精准有力。
她一边切着菜,一边还不忘嘱咐身旁的宋玉竹:“老四,这鸡得用小火慢炖,才能把汤熬得又浓又香,还有那鸭,用葱姜蒜爆香了再下锅,味道才正。”
宋玉竹应声点头,手忙脚乱的在厨房忙活,一不小心还碰到了醋瓶子,惹得大嫂周桂香一阵数落。
周桂香叹了口气:“你别厨房添乱了,把做好的菜端屋里去。”
宋玉竹憨笑着端着菜走了,周桂香对宋母说:“妈,你瞧瞧你这个小闺女,以后怎么办啊。”
宋母无奈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是管不了她了。”
宋玉竹端着菜进了客厅:“爸、姐夫、大哥……菜好了上桌吧。”
曹卫国笑道:“玉竹辛苦你了。”
宋玉竹笑道:“不辛苦,你们坐,我去端菜,妈和大嫂做了好多好吃的呢。”
很快,饭桌上摆满了菜,那叫一个丰盛。
红烧鸡块色泽诱人,香气扑鼻,清蒸鸭子皮滑肉嫩,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还有那铁锅炖大鹅,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
此外,还有清蒸鱼、四喜丸子、木须肉……各式各样的菜肴摆满了整张桌子,让人目不暇接。
曹卫国一来,宋家的鸡鸭鹅算是遭了殃。
曹平易和曹爱兰看着满桌的菜更是双眼放光,但宋玉兰一个眼神就把这俩人吓的不敢说话了,乖乖的去了旁边的小桌子。
大人一桌,小孩儿一桌。
“卫国啊,你尝尝这个。”
周桂香夹起一块鹅肉,小心翼翼地放在曹卫国的碗里,眼神里满是期待。
曹卫国笑着点头,尝了一口,顿时赞不绝口:“嫂子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这味道,绝了!”
一句话,让周桂香笑得合不拢嘴,连眼角的皱纹都仿佛舒展开了几分。
饭桌上,气氛热烈而温馨。
宋家的男人们宋熊、宋鹰,还有他们的叔伯们,纷纷向曹卫国敬酒,感谢他这些年来的关照与帮助。
宋家大伯作为家中的老大,更是感慨万分:“卫国啊,没有你,我们宋家哪有今天?你是我们宋家的恩人,我必须敬你一杯。”
说着,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曹卫国摆摆手,谦逊地笑道:“大伯千万别这样说,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看到你们一个个都过得好,我比什么都高兴。”
宋家大伯感慨道:“卫国好孩子啊,厚道。”
宋家二伯端起酒杯:“卫国,我家老二的工作让你费心了,”
曹卫国:“举手之劳,二伯言重了,多吃菜,少喝酒,您岁数大了,可多得注意身体。”
宋家老三道:“上次我住院,多亏了有卫国照顾,要不然我怕是没机会和大家伙吃饭了。”
曹卫国道:“您身体好比什么都好。”
饭后,村里的乡亲们也陆续登门拜访,有的提着烟酒,有的带着自家种的瓜果蔬菜,无一不是来表达对曹卫国的感激之情。
他们围坐在院子里,聊着家长里短,也聊着曹卫国这些年来的种种“善举”。
宋家热热闹闹,村里也是议论纷纷。
宋家这些的变化太大了,有目共睹,谁不说宋玉兰有福气,嫁了个有能耐的,整个宋家都跟着沾光。
一眼望过去,村里姓宋要么当工人当干部,要么当老板,就少见有受穷,连家里的狗都吃的膘肥体壮。
真应了那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年近三十的宋飞满脸羡慕道:“姐,听说你最近又建了个厂,是生产bp机的,真是了不起啊!”
宋豹道:“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就是bp机了,大家都抢着买,姐,能不能也带带我啊,让我当个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