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拢在太塬周边的鬼子,应该只有一半,不会过四万头。”
“猛烈突袭之下。”
“拿下太塬,机会还是很大的。”
“至少。”
“相对于对抗鬼子整编第帝国军的十万头鬼子,进攻太塬的压力要小很多。”
“而一旦我们攻打了太塬,鬼子第帝国军也必定会被调动,直接奔赴太塬。”
“如此。”
“我们就又能重新掌控整个战场,带动战争节奏。”
“而且。”
“一旦拿下了太塬。”
“相当于在晋省,直接钉下了一枚最关键的钉子。”
“以太塬为基础,辐射到整个晋省。”
“最终完成晋省的统一。”
周卫国说出了自己的战略思路。
颇有一种声东击西之意。
周卫国说完之后。
周边众人也跟着将目光看了过来。
紧跟着。
开启了下一轮的讨论。
相对于林旭的战略想法,显然周卫国的战略思维要更平和一些。
理,越论越清。
“卫国。”
“你这套战略不是不可行。”
“只是……”
“不适合我们当下。”
“你要知道。”
“我们新一旅展度太快。”
“新兵占比已经到了一个可怕的幅度。”
“必须要以一场最快的胜利来终结所有。”
“一旦中途受阻……”
“将彻底崩盘。”
“鬼子第帝国军两三天后,就要到龙渊山。”
“而我们要是将大部队调去太塬,又需要多久?”
“如果我们新一旅的数万部队都是百战老兵。”
“那其实怎么打都行。”
“但是……”
“新兵……”
“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
“要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胜利的氛围。”
“才能一鼓作气……”
“血战到底。”
“诸位!”
“鬼子临近。”
“我们已然到了生死关头。”
“除了总部的援兵之外。”
“其余各方势力的援兵,诸位就不要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