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帮杨玉娇把树枝弄进院子,就看到一个穿着灰布棉袄的中年妇女从堂屋里出来,应该就是杨玉民的老娘杨槐花了。
看到李野,杨槐花赶忙笑着招呼:“娃儿你别弄你别弄,赶紧进屋喝碗刀削面暖和暖和,外面可冷呢!”
李野笑着道:“不了阿姨,我其实是顺路过来认认门,改天再跟杨玉民一起过来吧!”
“那怎么能行?进了门不吃饭就走,我们家可没这规矩。”
杨槐花三两步走过来,拽住李野的胳膊就往堂屋里领。
李野拗不过杨槐花,只好跟着进了堂屋。
屋里陈设很简单,远不如李野的皂君庙四合院体面,但打扫的非常干净。
炉子上的面汤已经开了,和好的面就放在一边,香菇、辣椒、青蒜已经准备好了,李野倒是来的正巧。
杨槐花拿起面团就开始往锅里削面,而院子里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显然是杨玉娇正在整理那根粗树枝。
李野想出去帮忙,杨槐花却死活不让。
“就一点柴火,玉娇一会儿就弄完了,麻利着呢!”
李野进门的时候就看见了,院子的一角整整齐齐的码了一垛柴火,估计就是杨玉娇这只小松鼠,一天天攒下来的。
娘俩忙活的很快,不到十分钟,刀削面就出锅了,而杨玉娇也进门洗手,板板正正的坐在了小饭桌前。
三大碗刀削面上桌,杨槐花把各种拌料都给李野弄好。
“娃儿,你尝尝咋样,都说京城人吃的精细,我们那边讲究个实惠,你给提提意见。”
李野也没法矫情了,呼噜呼噜吃了一大碗,感觉还真不错。
特别那晋省老陈醋的味儿,还真是地道。
“阿姨你这碗面真是不赖,在京城开个面馆儿,保证生意兴隆。”
“啥兴隆不兴隆的,能挣出我和闺女的口粮来就行,要是挣不出来我们就回老家去,保证不要玉民一分钱工资。”
李野听着杨槐花的话,总觉得哪里不对,便笑着说道:“阿姨你这话说的,俗话说的养儿防老,你养了杨玉民这个儿子,花他几个钱还不是应该的?”
“不能不能,”杨槐花连连摆手道:“玉民考到京城来是他的福分,我们妇道人家不眼馋,不能拖累了孩子。”
“。”
看着杨槐花有些紧张的眼神,李野琢磨过味儿来了。
杨槐花这是在向自己表明态度呀!
这就跟几十年后某些地区的结婚条件一样——要车要房、不要爹娘,儿子结了婚,老娘就掀出墙。
可在八十年代,这种思想却是非常罕见的,婆婆骑在儿子、儿媳头上作威作福的可不在少数。
这要是不管不顾,那么儿子儿媳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李野笑了笑没说什么,又让杨玉娇给他盛了一碗面条,畅快的吃下去之后,杨槐花脸上的紧张之色,才彻底敛去。
吃完饭,李野就起身告辞,小姑娘杨玉娇送了李野出门。
在门口上车的时候,李野忽然问她:“玉娇,怎么没见你爹?”
“。”
杨玉娇愣了愣,小声道:“在老家种地呢!”
夜色有些黑,李野看不清杨玉娇眼睛里的东西,但能感觉出她的异样。
“哦,那也挺好。”
李野赶紧上车打火,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