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深度解析皇帝内经 > 第38章 逆顺肥瘦 第三十八(第1页)

第38章 逆顺肥瘦 第三十八(第1页)

古文:

灵枢第章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歧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顺之常也。

黄帝曰:愿闻自然奈何?歧伯曰: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拙决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水清浊,行之逆顺也。

黄帝曰:愿闻人之白黑肥瘦小长,各有数乎?歧伯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

黄帝曰:刺瘦人奈何?歧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黄帝曰:刺常人奈何?歧伯曰: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刺此者,无失常数也。

黄帝曰:刺壮士真骨者,奈何?歧伯曰: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

黄帝曰:刺婴儿奈何?歧伯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豪刺,浅刺而疾拔针,日再可也。

黄帝曰:临深决水,奈何?歧伯曰:血清气浊,疾写之则气竭焉。黄帝曰:循拙决冲,奈何?歧伯曰:血浊气涩,疾写之,则经可通也。

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歧伯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黄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歧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膕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附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黄帝曰:何以明之?歧伯曰:以言导之,切而验之,其非必动,然后仍可明逆顺之行也。黄帝曰:窘乎哉!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微于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改白话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从先生这里听闻了许多关于针道的知识,都已经很熟悉了。先生的学说,有时好像若有若无,还没有坚实确定的依据。先生的学问是通过深入研究事物而产生的呢,还是通过心的思考领悟而来的呢?”岐伯说:“圣人创立的学说,上要符合天道,下要符合地道,中要符合人事。必须有明确的法则,来确立度量标准和法式,加以检验核实,然后才能传授。所以工匠不能离开尺寸而随意猜测长短,不能放弃绳墨而随意找水平;工人不能离开圆规而画圆,离开矩尺而画方。懂得运用这些的人,本来就是顺应自然的道理,运用容易掌握的方法,这是顺应和违背的常理。”

黄帝说:“我想听你讲讲自然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说:“到深水中决开堤防,不用费力,水就可以流干。顺着迂曲的水道冲破障碍,就可以使经脉通畅。这说的是气的滑涩、血液的清浊以及运行的顺逆情况。”

黄帝说:“我想知道人有白、黑、肥、瘦、小、长的不同,各自有一定的规律吗?”岐伯说:“壮年而体质强壮的人,血气充盛,皮肤坚固,若再受到邪气侵袭,针刺这种人时,要深刺并留针,这就是肥壮的人。那些肩腋宽阔、颈项粗短、肉薄皮厚而且肤色黑、嘴唇外翻的人,他们的血液黑而混浊,气涩而迟缓。这种人,性格贪婪,好取好予,针刺这种人时,要深刺并多留针,还可适当增加针刺的次数。”

黄帝问:“针刺瘦人该怎么办呢?”岐伯说:“瘦人,皮肤薄而颜色浅,肌肉消瘦,嘴唇薄而话少,他们的血液清稀而气滑,容易脱气,也容易失血,针刺这种人时,要浅刺并快出针。”

黄帝问:“针刺普通人该怎么办呢?”岐伯说:“观察他们的肤色黑白,分别进行调治,那些端正敦厚的人,他们的血气调和,针刺这种人时,不要违背常规的刺法。”

黄帝问:“针刺强壮有真骨的人该怎么办呢?”岐伯说:“针刺强壮有真骨的人,他们的肌肉坚实、骨节舒缓,身体高大,这种人如果气重,就会气涩血浊,针刺这种人时,要深刺并多留针,增加针刺的次数;如果气轻,就会气滑血清,针刺这种人时,要浅刺并快出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帝问:“针刺婴儿该怎么办呢?”岐伯说:“婴儿,他们的肌肉脆弱,血液少而气弱,针刺这种人时,要用毫针浅刺并快出针,每天可刺两次。”

黄帝问:“到深水中决开堤防,是怎么回事呢?”岐伯说:“血液清稀而气浊的人,快泻刺,就会使气衰竭。”黄帝问:“顺着迂曲的水道冲破障碍,是怎么回事呢?”岐伯说:“血液混浊而气涩的人,快泻刺,就可以使经脉通畅。”

黄帝问:“经脉运行的顺逆情况是怎样的呢?”岐伯说:“手三阴经,从内脏走向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走向头部;足三阳经,从头走向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走向腹部。”

黄帝问:“少阴经脉为什么单独向下运行呢?”岐伯说:“不是这样的,冲脉是五脏六腑的海洋,五脏六腑都禀受它的气血。冲脉上行的部分,出于颃颡,渗灌到各阳经,灌注到各阴精;冲脉下行的部分,注入少阴的大络,出于气街,沿着大腿内侧进入膝部,伏行于小腿骨内侧,下行到内踝后面而别行。冲脉下行的部分,与少阴经并行,渗灌到三阴经;冲脉前行的部分,伏行于脚背,下行到足大趾间,渗灌到各络脉而温养肌肉。所以别络郁结,就会使足背上的经脉不动,不动就会生厥逆,厥逆就会感到寒冷。”黄帝问:“怎样才能明白呢?”岐伯说:“用言语引导,切按诊察来验证,那些不动的经脉,然后就可以明确经脉运行的顺逆情况了。”黄帝说:“这真是困难啊!圣人创立的学说,比日月还明,比毫厘还微,不是先生,谁能阐明这些道理呢!”

对古文深度解析

七律诗赞《用周易哲学解读〈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章》:

《周易灵枢蕴妙玄》

周易哲学探灵枢,逆顺肥瘦蕴奥殊。

阴阳燮理乾坤定,五行相生病恙无。

象数精微含至理,天机奥秘在宏图。

千秋经典绽光彩,智慧传承照坦途。

诠释:

诗的联“周易哲学探灵枢,逆顺肥瘦蕴奥殊”,点明了用周易哲学来解读《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章,强调了其中蕴含的深奥奇妙之处。

颔联“阴阳燮理乾坤定,五行相生病恙无”,阐述了阴阳调和、五行相生相克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体现了周易哲学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颈联“象数精微含至理,天机奥秘在宏图”,指出象数中包含着精妙的道理,其中隐藏着宇宙的奥秘和宏大的智慧格局。

尾联“千秋经典绽光彩,智慧传承照坦途”,表达了这一经典在漫长岁月中绽放光芒,而传承其中的智慧将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整诗围绕着用周易哲学解读《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章这一主题,赞颂了其中的深奥智慧和重要意义。

一、《用周易哲学解读〈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章》

《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章是中医学经典中的重要篇章,它探讨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的诸多方面。而周易哲学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将两者相结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体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命运行的规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