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 第335节(第2页)

第335节(第2页)

这一次,他不再是一问三不知,而是给了朱翊钧一个解决方案。

“启禀陛下,南京织造局的云锦天下闻名,素有‘一寸锦一寸金’的美誉,织金缎更是只供皇家专用……”

朱翊钧身上穿的常服就是云锦织金团龙,穆宗在世时,每年都要花费几十万两白银制作龙袍。

虽然朱翊钧每年也要做许多新的龙袍,但那是因为他还在长个子,去年的衣服今年就穿不了了。

但在纹样图案上面,一直沿用隆庆时期的,从未在这方面多花一两银子。

朱翊钧点点头:“说重点。”

殷正茂说道:“宝钞提举司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的钞纸,工序复杂,材料稀缺,造价较高,民间不易仿造。”

“但臣以为这还不够,宝钞仍需要一种特殊工艺,让人能验证其真伪。”

“所以,臣以为,可以借鉴云锦中的织金法。”

“借鉴织金法。”朱翊钧觉得有点意思,“你再详细说说。”

第290章殷正茂向他解释,……

殷正茂向他解释,简单来说,就是借用云锦织金技术,在宝钞里也织入一根极细的金银线,如此,即可辨别真伪,民间也不易伪造。

朱翊钧听后,又去看冯保:“大伴以为如何?”

这方法就是冯保透露给殷正茂的,他当然没什么意见:“听起来似乎不错,不如让殷尚书回去制作些样品来瞧瞧。”

朱翊钧也觉得可行,便点点头:“行,就依大伴所说,先做些来瞧瞧。”

大明在金线、金丝、金粉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用特殊材料制作钞纸,再织以金银线,使其融入其中,从南京调几个云锦织工,与印抄局的工匠商讨钻研,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给朱翊钧一个满意的结果。

工作吩咐下去,朱翊钧只要一个他满意的结果,并不会事无巨细的过问,一来,国事繁多,他经历有限。二来,要给予大臣足够信任,人家才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张居正教过他,用人不疑。

大臣们颇为不解,无论是前朝,还是大明建立至今的经验都已经证实了,宝钞就是一堆废纸,老百姓不认,朝廷也不当回事。大明以前之所以使用包抄,乃是因为金、银、铜等稀有金属矿产稀缺。如今,随着福建月港、和厦门港先后开放海禁,民间商船频繁往来,大量白银流入大明,老百姓也完全可以用白银进行货物买卖,也就没有必要在大明宝钞上花太多心思。

毕竟老百姓也不认这个,就跟“一条鞭法”一样,想要全国推行,举步维艰。

朱翊钧把奏疏递给冯保:“这些大明朝的重臣,身居高位,比我这个皇帝,还不清楚民间疾苦。”

冯保看后,其实也能理解这些大臣的短见,毕竟受时代所限,几乎没有经济学常识,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白银流入,加剧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崩盘,将会给大明王朝带来怎样灾难性的后果。

“陛下,物以稀为贵,正因为大量流入,其本身价值剧烈波动,体重而价低,在民间买卖日益活跃的当下,更不利于巨额支付。”

言下之意,想要大力发展经济,货币改革势在必行。

况且,大明并非彻底放弃银本位,而是依托白银的信用制度发行纸币。

还有一个好处,冯保没有明说,他侧面暗示了朱翊钧:“如今,不仅民间商船频繁远赴海外,辽东、大同的马市也日益繁荣。蒙古人、女真人依赖大明的日常物资,南洋、西洋也离不开大明的丝绸、瓷器。”

“朝廷限制白银流入,为了方便,时间一长,他们也会选择用大明宝钞进行结算。”

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控制风险、降低成本、利益最大化,所带来的好处,两只手数不完。

朱翊钧点点头,表示他说的自己都明白:“大伴用棋子给我举的例子,我现在还记得。”

对于那些捕风捉影,闻风而劾,或是关心自己私生活的大臣,朱翊钧一般懒得搭理,留中不发了事,对于认真探讨政务的大臣,他的批复一向及时,并且有理有据把事情讲清楚。

若还有人反对,或是拿祖制跟他掰扯,不是迂腐就是有私心,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此人不再适合出现在朝会上。年底考核大概率不合格。

张居正的改革在许多大臣眼中,就已经非常大胆,得罪了不少既得利益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