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瑶和金石镇其他几个村的村长一起来到里正家里,上报了今年各自村里的秋收情况,并从里正这里接手收税任务。
因为精耕细作的方式从刘家村传出,县里对刘家村今年的收成格外关注。
村里的秋收数据统计工作,秦瑶交给了刘阳和刘琪负责。
不过稻子有早熟和晚熟的,这会儿八月刚来,还得再等半个月,才能将所有数据统计完毕。
但仅仅是秦瑶现在带过来的一半秋收数据,也足以让其他各村村长艳羡。
“今年我们刘家村最高亩产是刘大福家的一亩五百三十二斤。”
“最低的精耕细作亩产也达到了四百三十斤,不过粗种的次等田,因为初期就挑选了精良稻种,今年产量仍旧保持在平均水准之内。”
秦瑶收起手稿,抬起头面对各村村长,笑着总结道:
“总的来说,刘家村今年‘三成良田精耕七成次田粗耕’的种植方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使得刘家村整体收成比之去年提升了一成!”
里正满意的看着秦瑶,是这个年轻人给他们金石镇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
提升了一成,这可是从前都没敢想的事。
倘若把刘家村的耕种法子照搬到金石镇下辖其他村子里去,那明年他们整个金石镇的收成便也能有一成的提升。
如果用亩产一百斤做比,一成的提升就是一百一十斤。
全镇几万亩全部加起来,就是几十万斤粮!
光是想一想,里正就忍不住激动得要落泪。
不过还不等他激动完,秦瑶代表全体村民问出了大家伙最关心的问题。
“里正,今年粮税还是十五之一吗?”
第523章增税
里正忽然默了。
其他村村长心顿时一沉。
“里正,秦村长问的事你倒是说啊?”
“莫非今年税收涨了?”
秦瑶也皱起了眉头。
里正示意大家伙先坐下来,留下儿子招呼众人喝茶,转身进了里屋,取来一卷文书。
不是所有村长都具备查看文书的能力,所以里正并没有把文书交给村长们传阅。
他将文书展开,读出了上面的内容。
文书上那些官方式的描述秦瑶听得半懂不懂,但那句“粮税征收十二之一”,却听得分明。
内容全部读完,里正恭敬将文书卷起来放入竹筒收好,这才“唉”的叹了一口气,沉声道:
“增了一些,但不算太多,加之今年各村收成还算不错,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话是这么说,但除了秦瑶的刘家村之外,其他村可没那么好的收成。
虽然春耕时县令把大家伙带到刘家村学种地,可真实行起来完全是两码事。
固执的人很多,越是穷乡僻壤出来的,就越固执。
村长和前去学习的年轻人们口水都劝干了,但实际上跟着刘家村一块儿精耕细作的只占一小半。
在没有看见得利之前,人性使然,自然会对新事物抱有警惕和怀疑。
去刘家村的人是亲眼见过了,所以他们相信。
但没跟着一起去的其他村民却不太相信,毕竟这种事情前所未有,毫无参考,心中惶恐守旧是很自然的。
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增加的赋税,对大部分村民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损失。
想起回村还得动员村民们缴纳粮税,各村村长脸都黑了。
谁家没几个特别蛮不讲理的刺头呢?
粮税缺一两都不行,村长们一改先前谈收成的喜悦,一个个化作苦大仇深的样子,开始疯狂输出,同里正吐槽税收工作的艰难。
里正感觉自己耳朵要炸了,喉咙要说哑了,一转头,发现秦瑶端着茶杯,一边淡定喝茶一边看着屋外的蓝天白云,这般稳定的情绪,刺激得里正“嘭!”的拍桌而起,吼了几位村长:
“都给老子闭嘴!”
“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这是朝廷政令,有本事你们找县太爷吵去!”
秦瑶手中茶杯微微抖了抖,好险稳住了手,没让茶水洒出来。
无辜转头去看呆若木鸡的各村村长,秦瑶有心想安慰一下,但转念一想,自己现在要是开口恐怕会被人当成炫耀,所以还是闭嘴吧。
秦瑶放下茶杯,请里正把征税文书借给自己现抄一份,抄完麻溜闪人。
下河村村长王孝玉追了出来,狐疑问她:“秦娘子你就不着急吗?从十五之一升到十二之一,这中间差了多少粮食你知道吗?”
秦瑶先答第一个问题,“着急没有用,君无戏言,政令不可更改,你我只能接受现实。”
“有那吵架的功夫,不如多想一想法子安抚村民们的情绪,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