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笼罩中的小村庄,就像是国手笔下的水墨山水画,昏暗的天空把所有的颜色都压成了灰白色。
远远能够看见,村口工厂里冒出来的白烟、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赶牛牧童。
雨水遮盖了人的声音,世界一片静默,只剩下哗哗的雨声。
因为大雨不能去上学的大郎兄妹四个排排坐在堂屋门口,托腮望着院里哗啦啦流水的排水渠,眼珠子咕噜噜打转,一看就是想下去踩水。
阿旺坐在屋檐下摘花生,一眼看出孩子们的跃跃欲试。
转头往隔壁小房间看一眼,夫人正在检测大老爷这两月的功课情况,并没有注意到这边。
于是,放下手里的活,起身进堂屋,将墙上挂着的蓑衣和斗笠都拿出来。
不用他言语,兄妹四个立马接过去戴好,而后排着队跟在阿旺身后,做贼一样猫到后院去。
“啪!”的一声,四娘当先跳进雨幕中,看着脚边溅起高高地水花,捂着嘴,笑弯了眼。
有人欢喜有人愁。
屋里的刘季此刻就像那炉里的草药,在秦瑶一道道考题检验中,备受煎熬,欲生欲死。
第311章偷换概念
秦瑶拿着书本,坐在桌旁,问:“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下一句是什么?”
刘季端坐在桌前,两眼看着窗外从屋檐下落下的雨滴,愣了一会儿,答:“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秦瑶问:“何意?”
刘季咽了口口水,“说的是一国之君倘若以百姓的快乐为己乐,那么百姓也会为君的快乐而欢乐。若君以百姓忧虑为忧虑,那么百姓也会以君的忧虑为忧虑。”
原话并非此意,但因借鉴的是丁员外的注释,所以将文中的代指直接定位君王。
这也是一种答题模式,以悦上为目的。
秦瑶算他答对,继续下一题。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秦瑶问:“此句出自何处?”
刘季紧绷的神经刹时一松,这题他会,最简单不过了。
“出自《诗经》。”答得非常自信。
因为他发现,四书五经中的内容都有各自明显的格式,诗经是其中最容易辨别出的。
秦瑶浅浅一笑,放下了书本,让刘季自选《大学》中一句为主题思想,写一段述论。
他自己说的,四书已经全部背下并融会贯通,今天她就来考考他对它们的理解是否足够深刻。
刚刚还自信满满的刘季顿时心跳一停,凉凉的秋雨中,发鬓中滚下两滴豆大的汗珠。
“咕噜!”刘季狠狠咽了口口水,正觉嗓子有点干痒,一杯茶水就送到他面前。
“慢慢来,先喝口水好好想一想,你还有三刻钟的时间。”秦瑶微笑道。
四十五分钟写一篇七百字作文,很简单的。
冲刘季那挑了挑眉,秦瑶把椅子往门边挪了下,捧着热茶看着屋外的雨,别有一番趣味儿。
但桌上反转下来的记时沙漏,却让刘季头皮发麻。
他赶紧铺好纸张,一边研磨一边想要写的主题。
第一步是最难的,好不容易想出来一个自己觉得比较简单的,一看沙漏,苍天啊,居然已经流出三分之一的沙。
下意识抬头看一眼门边的人,刘季顿时有种回到考场的错觉。
但此时他的时间却不是一天,而是不到两刻钟。
上次府城科考,他模仿前人留下的内容胡乱一气,写得毫无章法,纯属为了填满空白纸张。
但今日显然是逃不过去了,秦瑶可不是主考官,乱写一通的后果根本不敢想象。
可书院里的夫子还没教到这啊!
刘季心里大呼救命,手上毛笔沾上墨,落笔便是豁出去了——能写多少算多少,态度要端正。
雨渐小,耳畔听着这样柔和的细雨声,秦瑶困意上来,打了个盹。
刘季心里一喜,他翻卷看一眼也无伤大雅的。
但下一秒就露出了懊恼的神情,因为他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书籍。
第一次,刘季对获得更多书籍产生了强烈渴望。
可惜,七百字没写完,时间还是到了。
秦瑶像是在耳边按了个记时响铃,眯起的眼睛准时睁开,起身朝桌前走来。
刘季飞快又多写几个字,完成一个完整句式。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