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砚。”
陆明朝蓦地出声。
谢砚回首,眉眼漾开笑意,又清澈又明亮,端的是少年意气风发,恰似冉冉铺开的晨光,悠扬清冽的晨风。
“今日怎么醒的这般早?”
谢砚轻拍了下掌心的碎屑,想要替陆明朝理理被风吹的有些凌乱的长发,但终是没有伸出手。
他的手,脏着呢。
陆明朝似是看出了谢砚的局促,抿唇轻笑。
她和谢砚有时候像老夫老妻细水长流,有时候又有人生初相逢的拘谨。
“孙夫人下山了。”
谢砚笑容不改“是个好消息。”
边说着边低下头用帕子擦拭着打磨好的竹箭。
“孙志晔昨日才当着昌河县无数百姓的面烧毁一粮仓的储粮,重振孙记岌岌可危的商誉。”
“不论本心,单评此举,是个有魄力的。如果给孙志晔足够的喘息之机,他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孙夫人此时下山状告孙志晔蓄意杀弟,那孙志晔的苦心孤诣又要付诸东流了。”
“孙记,站不起来了。”
“明朝,把这些竹箭收好。”
谢砚把擦拭干净的竹箭收拢到一切,捧到陆明朝面前。
陆明朝抬抬手,竹箭被收入空间超市。
“的确,今日一过,孙志晔不足为虑。”
“运气好,阶下囚。”
“运气不好,斩立决。”
即便是为了安稳的后半生和素未谋面的孙子,孙夫人也会想方设法将谋杀亲弟的罪名牢牢钉在孙志晔头上。
就像孙夫人自己所说,她没有退路了。
天大亮。
雾散日出。
昌河县。
刚入县衙的许县令还来不及与师爷闲聊,一声又一声震天响的鼓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