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文琪的话,高苗也下意识的点头:“如今的实验环节非常的长,我们的人要做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太浪费,可是从外面又找不到这么多信得过的人。
我建议是开放更多的实验环节,让外人成立公司,专门做这个。然后我们就能安心做研究了。”
制造部门也是如此,夏国工人已经很熟练了,但是产业太长,厉害的人不够多,必须要把人才均匀的分配到各种环节。
陈潇点点头:“你们说的事情本质上就是夏国人口结构出了点问题。我们国家老龄化比较严重,年轻人不再生育,追求自由。而我实在不想学南朝鲜制造一批批新人类,毕竟我们的情况跟这个不完全一样。我们是生产扩大化需要人,南朝鲜是为了人口的更替。”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夏国崛起,时代变了
夏国征询长天科技对于外来人口的意见,当中的考量是相当意味深长的,这等于是看长天科技自身产业的需求来决定政策,或者是决定一部分。
如今的长天科技,就连夏国也吃不准它究竟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结构的人。夏国可能出国投资拉人,也可能在国内深耕。
对于管理团队来说,自然更乐意看到后一种情况,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陈潇很明白这件事,他必须要尽快拿出产业计划书,不准确也不要紧,起码有个估计,给政策制定留些空间。
经过紧急讨论,初步的结果出来了。要从外国人中选出,达到长天科技自然科学院博士生水平的人数为五千,研究生水平的人数是三万人,本科层次是二十万人。
注意了哈!这是长天科技自然科学院水平的,不是外面那些大学的学历。
长天科技也会对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评判,划定水平,招收有潜力的人员,但是外面的人确实有点不够看。
工人这一块,超级技术工人需要一万人,次一等的需要五万,再次一等的需要三十万。再次注意,这种等级对标的是长天科技自然科学院的学历。
就是这么粗暴,技术工人最牛掰的可以领到自然科学院博士的工资!有开创性技术的还有产品红利,就跟研发一样。
当然,博士生这种原创性的研发肯定收益最高,但对于技术工人来说,这已经足够离谱了。
很多技术工人其实都是自然科学院自己培养的人,动手能力超强,不想搞研发了就跑去搞生产技术。
把底下那些技术工人卷得要死要活,都想受人尊重和高工资,于是低学历的技术工人自发的去学习理论,提高实践能力。长天科技的水平就是这么起来的。
当夏国高层看到长天科技规划人数的时候,全都呆住了。
“天啊!即便是夏国科学院的本科生,水平都是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的水平,这个人数竟然需要二十万?”
“那个计划内最次等的技术工人,基本上都是干了二十年八级钳工的这种人才,要三十万,长天科技这是要组建军队吗?”
“这些数量都是规划的,还要通过长天科技考试,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我比较赞成长天科技的做法,这全都是宝贝啊,选不上也能充实到更下游的产线。”
要的人多吗?一点都不多,甚至还不够。
如今的长天科技涉及的产业,领域,产业链超乎想象,就拿高苗说的内容来做例子吧。仅仅是培养皿相关液体的调试就需要很多很多人。
无数的元素混合在一起,不同的液体有不同的配方,不同的配方有不同的调配流程,流程基本上都不会短。烘的,冻的都有时间要求和环境要求,这得需要多少人?
分工已经极其精细了,要求越发的苛刻,要不然那些成果为何如此惊人?都是最聪明的人用笨方法一点点熬出来的,如今聪明人不够用,连笨一点的人都缺少。
如果后续要在原有的领域内深耕,需要的人得多少?要是新开领域,又得多少人?在陈潇看来,地球七十亿人口,能用的其实真不多,要是哪天造星舰,一个国家千万级别的人参与都不一定能搞出来。
高科技时代的人才需求是极其严苛的,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同样重要,陈潇也就有点理解了为啥科幻电影世界当中的人口构成会是那个样子。
人类变成半机械或者是移入电子芯片的人,工作的环节充斥着大量的机器人,这样是为了高效,精准考虑。但从陈潇角度来看,机器人只是执行程序,而人类会精益求精找不同。
先不扯那么远,陈潇建议国家大量引入外国人是有道理的,反正现在和以后都缺人,那就干脆现在开始打开国门让他们进来。
但是进来也要讲究门槛,进入后也要区别管理。
一部分人只是要进入低端产业环节,也别管他们本身是个什么水平,反正就看所在的岗位。这种打螺丝的外国人,在夏国只需要七八千就能雇佣一个,要是在原来的国家,收入两千以下而已。若是夏国人,打螺丝都要两万多一个人,而这部分夏国人解放出来后,就能去更高端一点的环节挣更多的钱。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