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这就是为什么多数人却连个秀才都考不中的原因。
而自己接下来要参加的就是三年一次的秋闱,就是乡试了,这是省级考试,也是所有考生必须通过的一关。乡试的考试科目包括经义、史书、诗赋等,其中经义是最重要的一科。在乡试中获得第一名的考生被称为“解元”,是极其荣耀的头衔。
然后是会试,这是科举考试的第三步。只有乡试合格的考生才能参加会试。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由礼部主持。会试的考试科目与乡试类似,但难度更大,只有通过会试的考生才能参加下一步的考试。
最后一步是殿试,也被称为“御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殿试的考试科目主要是策论和经义,考查考生的实际能力和对学问的深入理解。在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考生被称为“状元”,是最为荣耀的头衔。
总结出来科考范围就是在经义、史书、诗赋和策论这四个方面了。
考试时间是在明年的八月,现在也到年底了,这样算下来,自己差不多还有八个月的时间去学习了。
时间不算多,自己还要管理纸坊和印刷坊的生意,幸好有陈大牛帮忙,不然他也没时间去读书的。
不过对于一个后世的古学高材生,即便没我学过这个朝代的相关知识,但自己穿过来那么久了,也知道这里的一些人文政治了。
虽然大安朝在华国历史上没有出现,但这里还是以儒家和四书五经为主,这也跟华过的明清有一些相似之处了。
然后再结合后世自己学到的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相信这8个月的时间也能把所有知识学好的。
于是宋濂开始回忆自己后世所用到的学习方法,边回忆边把学习方法记录下来,想着将来自己办学堂也能用的上。
等所有的学习方法都写完后,宋濂发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自己貌似光考虑到方法而没去找书。
尽管之前的宋濂也有不少书,但在搬家的时候宋濂没想着要再考科考了,所以当时也就没都搬过来,现在也不想再回去搬了。
宋濂便想到了陈先生和罗掌柜,毕竟他们书坊开了十几年,要找书还是非常容易的。
于是宋濂来到了茶楼找陈先生,在门口的时候宋濂特地问了下茶楼的伙计陈先生下不在,伙计说陈先生在账房,宋濂就轻车熟路的来到账房。
陈先生见宋濂来了,先开口调侃道:“贤弟,这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来有何事?”
也难怪陈先生会这么说,自从纸坊搬了后,宋濂就很少来茶楼了。
“知我者,老哥也!”
“今日我来也确实有一事要老哥帮忙的。”
“哦!何事?你尽管说,我一定办到。”
“昨日洪大人过来全说我去参加科考,这样可以提升我们纸坊和印刷坊的知名度,我觉得洪大人说的有理,所以打算参加明年的秋闱乡试。”
“哦!洪大人这么说了?”
“对啊!其实我也没再想要科考,这不听洪大人一分析,我觉得也是这个理,就打算参加了。”
“那太好了,其实我之前就想劝你去继续科考的,以你的才华和见识,我相信一定可以金榜题名的。”
“那,你既然打算参加科考,今日来找我所谓何事?”
“哎!我上次搬家把以前的书给扔了,现在没书了,怎么读书考试呢!所以今日来找老哥是想让你帮我找下科考用的书。”
一听宋濂要参加科考,陈先生简直比自己要参加科考还激动,连忙应了宋濂的话。
“行,没问题,我明天保证把所有相关书都给你搜罗过来,你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
“那就辛苦老哥了。”
“不辛苦,不辛苦,若是你能高中,我也脸上有光啊!”
“哈哈哈哈。。。。。。”
“借老哥吉言了,我一定会努力的,不会让大家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