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毕恭毕敬地对乌兰诺夫说道:“主人,根据我的调查,发现粮食全都来自于码头,我专门去打探过了,这几天每天都有好几条船靠港,他们应该是利用水路运输粮食。”
乌兰诺夫点了点头,这个发现对他来说太重要了,如今他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根本不可能斗得过纳希莫夫和安东。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叛军杀进基辅解决这两个混蛋,然后自己就能浑水摸鱼捡回一条性命了。
而想要实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
纳希莫夫自打拿走了兵权之后,一直在不断地加强基辅城防。和乌兰诺夫当家做主的时候相比,基辅的城防加强了十倍不止。之前叛军几次试图强攻都被守军轻易击退了,这充分说明了纳希莫夫的工作成效。
更让乌兰诺夫惊心的是纳希莫夫还一直在招募士兵,短短一个月他就招募了近两万新兵,这些人虽然战斗力有限,但极大地缓解了基辅兵力不足的现状。
乌兰诺夫很怀疑如果继续给纳希莫夫更多的时间,那基辅就会被他打造成一座重兵堡垒。
以叛军那点实力根本就别想拿下基辅了!
对此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在想方设法地打探纳希莫夫的军事部署,希望能找出其中的薄弱点通知叛军。
可是他折腾了半天什么都没有找到。纳希莫夫对保密工作那是做到了极点,根本就没有空子可钻。
也就在这时候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突然提醒他:“基辅的粮食储备可不算充沛,之前部队就供应困难,如今应该更加困难了,可他却还能招募新兵,这是怎么实现的?”
这就给乌兰诺夫提醒了,作为基辅粮食供应紧张的罪魁祸首,他也觉得纳闷。按理说现在基辅妥妥要闹粮荒了,但虽然眼下大部分面包铺都关门了,但军队特许经营的面包房却一直还在向全市居民供应面包。
哪怕是每家每户限制购买,可以基辅的粮食储备而言,这根本顶不住才对。
但是看眼下面包房的趋势完全没有歇业的意思,依然是照常营业,这些粮食哪里来的?
乌兰诺夫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命令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设法搞清楚其中的原因。
而后者也没让他失望,很快就告诉了他这个惊人的消息。
纳希莫夫利用水路运输粮食,船队沿着第聂伯河源源不断地将克里米亚地区的粮食输往基辅,这才稳定了局势!
这对乌兰诺夫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不能掐断这条生命线那等待他的将是死路一条!
只不过仓促之间他也拿人家没办法,总不能他这个总督下命令不允许纳希莫夫继续走水路运粮食吧!
说不好听点,就算他敢下这个命令纳希莫夫也不会鸟他,甚至基辅的那些老百姓甚至是贵族会联合起来生撕了他。
他可不会犯傻,所以怎么掐断这条生命线还得另外想办法。而这时候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就给他出了一个好点子。
“主人,您为什么不把这个消息告诉城外的那些匪徒呢?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对这个消息感兴趣的!”
乌兰诺夫顿时眼前一亮,当即就狠狠地夸奖了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一番,然后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马加诺夫。
只不过他这番自以为高明的诡计根本就没瞒过安东的眼睛,说实话他已经等了好久了,总算这只老狐狸上钩了!
是的,这是安东设下的圈套。他故意向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泄露了相关消息,讲实话他原以为对方发现得更早一些,可左等右等对方就是没动静,心急如焚的他就差让沃罗宁去向乌兰诺夫报告这个喜讯了。
好在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终于上钩了,这才让他松了口气。
那么安东和纳希莫夫为什么要将这个关键的情报泄露给乌兰诺夫知道呢?
难道是嫌当前难度太低了还要主动作死?
肯定不是的,之所以要泄露这个消息是纳希莫夫判断一旦叛军知道了这个情报,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掐断这条生命线。
而叛军又没有水军,不可能在河上拦截运输船队,唯一能做就是在关键的河道布置炮兵封锁河道。
马加诺夫的反应果然跟安东和纳希莫夫的判断如出一辙,开始集中炮兵封锁河道。
这对纳希莫夫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但叛军将所有的大炮都集中在一起,这就给了他一口气将其全部摧毁的可能。
一旦摧毁了叛军的重火力,那意味着叛军几乎不可能再对基辅产生重大威胁。
仅凭人力是不可能冲破坚固的工事的,他就是要一把将叛军打回冷兵器时代,彻底断绝他们攻打基辅的能力。
为此他特别集中了黑海舰队所有能在内河航行的军舰,以及准备大约三千人的突击力量。
一旦发现叛军在河道两侧构筑炮兵阵地将火炮集中在了一起,先由黑海舰队的兵舰压制对方,然后海军步兵冲上去突袭,争取一波给对方全部带走。
当然啦,这个计划想要顺利实施,还是需要付出一定的鱼饵的,纳希莫夫特别命令征调了两艘木质帆船,扮演运粮船吸引叛军的火力。当叛军的炮火被这两艘帆船吸引的时候,黑海舰队的蒸汽船则突然杀出掩护海军步兵登陆。
纳希莫夫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等着乌兰诺夫上钩,就是这等待的时间有点长,差点给他的耐心耗干了。
如今乌兰诺夫终于上当,将起义军最关键的炮兵力量全部送到了纳希莫夫准备好的屠宰场,这也算是他为乌克兰平叛战争做过的最大贡献了。
只不过乌兰诺夫并不知道自己中计了,就在马加诺夫告诉他一切准备就绪很快就能封锁航道彻底掐断基辅的补给线时,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又一次走进了他的书房。
“主人,总督府里有人起了二心,我怀疑府上还有人给外面通风报信,您看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