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在这个时代,人们总是在享受着商人带来的便利,却又对这些辛勤劳作的蜜蜂不屑一顾。
宋朝就有这样一篇文章:“士、农、工、商,四者为业。”士为学,农为耕,工为器,商而通,是谓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商人虽然职业不同,但都是一样的职业。
故四民是社会的基础人民,是国家的支柱和基石。
商人在秦国的地位本来就不高。
自商鞅变法重农轻商以来,商民地位急剧下降。
秦王朝的兵,官,民皆有人身,财产,婚姻的权力。
但是,商人、赘婿和后父三类人的权利却是有限的。
秦国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
认为农耕为本,商业为末。
这也是为什么商人会被歧视的原因。
但在陈墨看来,适当抬高商人的身价也没什么不好。
商人赚钱是没错,但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能力。
尤其是在战国战乱之时,更是如此。
各国之间做生意,都是提心吊胆的。
每一个国家,都会对他们进行严厉的谴责。
商人心中苦涩,却不敢多说什么。
说着说着,陈墨才说出了正题:“我们可以借着办学堂的名义,让他们出钱办学校,给那些捐款办学校的人一些优惠政策。”
“通过这种方式,商人们的地位提高了,生意也就更好了。”
“做生意,才是赚钱最好的方式。”
“经济发达了,国力增强了,军队自然也就上去了。”
韩非想了想道:“学校的事情,也算是解决了。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他抬起头,有些尴尬地看了陈墨一眼:“陛下。。。。。。似乎很不喜欢商人。”
“嗯。”陈墨微微颔首。
嬴政痛恨商贾,最大的原因就是吕不韦。
“所以你才要劝他?”
韩非诧异道:“我去劝他?”
难道不应该是你吗?
你比我更会说。
陈墨一脸认真道:“是你想变,还是我想变?你是想要儒家的教化,还是想要我的教化?”
“连学校的事情都处理不好,还谈什么教化?”
“方法我已经告诉你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韩非一咬牙,劝就劝。
再说了,如果我惹恼了秦王,你也会保护我的。
“如果学堂开起来了,老百姓怎么舍得把孩子送去读书?”
陈墨继续说道:“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制度了,那就是科举制。”
韩非奇怪道:“什么是科举制度?”
陈墨解释道:“凡入书院之人,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在读书之时,定期参加科举,以科举为官,为平民百姓谋得一条出路。”
现在的官员或者是世袭的,或者是经过察举法选拔出来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政是没有希望的。
而科举制度则使任何一名参选者都有成为官员的机会。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自己的国家服务。
另一方面,也能削弱士族垄断的局面。
而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就是鲤鱼跃龙门的契机!
一旦进入官场,那就是一步登天。
在这种阶级的变化面前,没有几个人能够无动于衷。
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控制考生参加考试的数次。
被淘汰的人,将无法参加接下来的考核。
陈墨整理了一下思路:“学校可以分层次,一步一步地往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