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方持续大旱。
多个省区自去秋起缺少雨雪,有些地区旱期长达oo-oo天,受灾面积达万公顷,成灾o万公顷。
一些地区出现河流长期断流,oo多万人缺乏饮用水。
夏秋季节,南方省区因旱受灾面积都在万公顷以上,有些省份旱情持续了个月,西南各省冬春连旱。
东部沿海省区却暴雨频繁,洪水泛滥。
个月内,东南部沿海台风登陆次,高于以往平均数近两倍。台风过境时间高达o—o小时,高于往年平均数三倍以上。
全国各地农村遭受近百年没有过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以上。
其中至亿亩更遭重灾,有不少农田甚至颗粒无收。
全国亿人缺粮,很多地方人口锐减
苏联仗着我国所欠的外债,妄图对我国内政指手划脚。
o年o月,为保护我国主权及独立自主的地位,中苏两国关系破裂,苏方要求我国尽快偿还债务。
大长直接下达指示,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在五年之内把债还上,并带头不吃肉,以示勒紧裤带还债的决心。
我国的工业展只有十几年的光景,无法成为偿还苏联债务的主力。
目前农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于是就用手中比较占据优势的第一产业,比如猪肉、鸡蛋、水果、茶叶、纺织品等农副产品来还债。
近几年大面积的自然灾害频频爆,使整个国家的粮食产量严重减产。
日子再艰难,独立自主的道路必须坚持,俗话说“不蒸馒头争口气”,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人民咬紧牙关,节衣缩食,同心协力,只为早日还清债务,不受他人掣肘,这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信念。
就这样,全国上下开始了全民还债的共同努力,牟足劲的搞农业生产,大量开垦荒地,栽种粮食,将省下的鸡蛋、水果、肉类等全部运往苏联,用于还债。
然而,单单靠农产品还债,既吃亏又不讨好。
苏联对送去的农产品要求极为严格,如果不符合他们的规定,就会拒收,比如鸡蛋太小的不要,水果、肉类不新鲜的也不收。
因两国距离较远,又无法冷冻保鲜,很多东西都在运输途中坏掉,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且农产品本身附加值就很低,用于还债,如杯水车薪,加上国内灾害频,农副产品本就紧缺,无疑是一种负担。
最终,中央与苏联沟通后,决定用矿石偿还债务。
政府紧急派人员前往各地勘测地点,采集并挖掘矿石。
江逸明自荐,带了一队士兵,前往矿区协助挖矿。
沈博宣和她的丈夫叶凡秋,都懂一些地质勘测方面的知识,两人想为国家出力,将自己的两个孩子送回爷爷奶奶那后,随着勘测队前往各大山区
我国的矿产资源虽多,但分布的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工具也有限,开采难度很大。
大家并没有退缩,哪怕是在冬季气温零下o度的恶劣条件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士兵,照旧迎着寒风打炮眼爆破,夜以继日地劳作,以便尽早还清债务
(用于还债的其中一处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