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说说那个连城的。”焦远说道。
小顾将打开笔记本将那人信息念了一下“孙华,男,24岁连城人,去年被连城丰收一大队推荐,经过选拔成为工农兵大学生,现在京市大学学习。”
“女死者也就二十二三岁,大老远过来寻找丈夫,那么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学生,这个事情还得查,当晚两个在医院的人确实了吗?是否有可能离开医院?”
“没有两个人一个是阑尾炎手术,当天正在做手术,另外一个是腿骨折了,当时刚刚做了正骨手术,那天是手术后的第三天,医生说他自己根本无法离开。而且因为这个事情他父母已经过来了,证实是津市人。”
“还有那个住在招待所的两个人,招待所的人也证明两人没有离开。因为招待所不怎么隔音,所以——呵呵招待所值班的服务员听了半宿墙根。”小顾问的非常仔细。
在座的都有忍不住笑了笑,“这样赵哥你等会给连市打个电话,将孙华的情况再核实一下,看看他的具体情况。淑兰你这边的查的怎么样?有什么进展。”
大妞摇了摇头“我去排查了所有回城人员的信息,并没有与之匹配的,有十三个是从齐鲁回来的,但是经过调查,有五人年龄不符,他们是最早一批下乡人员,年级最小的也三十二岁了,我去询问过,几人在工厂里工作一年至三年,情况并不符合嫌疑人形象。剩下的八人有四人带着老婆孩子回来的,另外四人也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当然有两人也是家人作证的,也需要核实。”
“那就再核实一下。这个案子现在已经传出去了,我们必须尽快破案不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焦远说道。
核实需要时间,将几个人的信息发到当地,至少明天才能出结果,焦远就让几人下班了。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大妞回到家孩子们都睡了,郑森没在家,母亲坐在客厅手里织着毛衣等着,“回来了,今天有案子啊,这么晚,我给你留了饭,黑子晚上送来两只烤鸭,给你留了半只。用不用热热?”
大妞一听到烤鸭,摇了摇头“妈我在单位吃了,不想吃了,还有这几天我吃素。”
马红梅愣了一下,这是咋的了?
不光大妞估计他们一科的人一段时间内都不想吃肉了。
第二天早上到了单位果然大家都带着黑眼圈。
案子还得查,今天依然是出去寻找可能的线索。
中午回了单位,食堂也照顾他们给做了清汤面条,上边还给卧了个鸡蛋。
饭还没吃完,焦远迅速下来,“一科走去抓人。”
几人一听赶紧放下碗筷,直接就出去了,“老张面条给我们留着回来再吃。”小顾出门前跟厨房老张说了一声。
“刚才连市市局来电话,说孙华虽然是由这边推荐的,但实际上是因为他父亲是丰收一大队的大队长,上边给了工农兵指标,他直接截留并没有让大队的人知道,孙华去的齐鲁景县下乡,回到县里拿着丰收一大队的推荐信,进行考核去上的大学,当时负责考核的正是孙华的姑父,结束后他直接来了京城没有回丰收一大队,他们大队的人也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工农兵大学生名额。”
“这个孙华隐瞒事实,绝对有问题。”焦远说道。
“我刚才让张玲将受害者画像送到景县进行调查,估计很快就能有结果。”
抓捕孙华很顺利,他当时正在上课,这也是大妞他们第一次见到孙华,个子不矮,人长得很周正。
可能没想到警察这么快把他找到了,孙华面如死灰,不过可能带着侥幸心理审讯的时候什么都不说。只说自己不认识那个女人。
这种情况直接把人晾在那里,他们寻找更多的证据。
去孙华宿舍搜查的人很快回来了,在他的枕头里发现了一些票,他们来这里上学吃住学校,用的也是学校内部的饭票,大多数学生手上都没有多少票。
这些粮票中大多数是全国粮票,但是有两张是齐鲁地区的粮票,这就证明了孙华本人与齐鲁有关系,甚至这些粮票上可能就是从死者那里拿来的。
接着景县那边也回信了,他们查到孙华是在景县宁村当知青,去年突然与村长的女儿苏慧结婚了,去年村长给开了介绍信回了连城,再然后就听说去上大学了,而村长的女儿苏慧已经怀孕,孩子如今三个月,村里人说孙华上大学之后就不会在要她了,她大约半个月前出门到京寻找孙华。至今未归。
“她是怎么找到孙华的?”大妞问。
“孙华刚上大学的时候给那边去了一封信,里面给邮了五十元的钱,估计就是想用这个了断他们之间的关系,孙华当时用的学校的信封。她就是靠着这个信封找到的学校。我想。”焦远说道。
“那等画像到了宁县,确认死者身份就可以了。”大妞松了口气。这个案子不破心里就像是压着什么的。时不时的脑海就闪过昨天看到的情景。
张玲说“我给铁路局打电话了,他们今天有一趟车到齐鲁地区,他们车上有画像,我让他们直接捎给那边的客运站,如果快的话,今天晚上就能出结果了。”
众人都看向张玲,说起来张玲因为家里的关系才进入他们这里,平常也只是做些文员工作,这还是第一次参与一个案子,没想到脑瓜还挺灵光,竟然能想到办法,以最快速度将画像送到当地。
“看我干什么?”张玲有点不好意思。
樊政笑着说“张玲我看你以后也转外勤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