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第22节(第1页)

第22节(第1页)

听到自己名字的青年蒲松龄愣了愣,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书斋的匾额,确实就叫聊斋没错。

邻居已经激动起来了,隔着院墙喊话:“留仙,水镜上说得是你吧,苟富贵勿相忘啊!咱们可是看着你长大的。”

“一定,一定。”

蒲松龄擦了擦汗,写志怪也行,等考上科举了,闲时记两笔。水镜里的姑娘似乎很喜欢李白,那便写一篇《李太白梦游天姥山》吧,就当是感谢她的提点。

北宋。

苏辙敏锐地察觉到了几丝不同:“殷为震动尚还好说,这使动用法又是何意?”“使动,使其动作,想是后世语言习惯与我等不同,所以定下的名目吧!”苏轼回答道。

“词意倒也相类,名目却有不同,听楚姑娘的意思后世应是不习惯如此行文,倒不知他们的诗文是何种形式,又如何行文?”

他忽然对后世的诗文之作很感兴趣,后世连女子都能登坛设讲,想必文德一定十分鼎盛吧!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青青是黑沉沉的,云彩黑沉沉的,就像要下雨似的,水波动荡升起腾腾烟雾,活脱脱一鬼片现场,夜宿山林果然不是好选择。此时的天姥山已经变得阴森恐怖起来了,目睹这一切的李白自然是既震惊又恐怖。

大家读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些时候作者是不会直接表露情感的,需要大家在字里行间自行揣测。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情绪就藏在景物,或者说得准确点,意象之中,抓住意象,明晰意境,就可以进一步体味情感。】

李白眼睛亮了亮:“一切景语皆情语,不知是哪位论家的见解,实在精辟。”

贺知章也赞许地点了点头:“圣人立象以尽意,象即心中之物。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可不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么?以情观景,以景亦可观情。”

他突然停了下来,看着对面的人欲言又止。李白心下疑惑:“怎么了?”

贺知章摇了摇头:“如前所说,你并未游览过天姥山,却描绘出这样的阴森景象,恐怕是心中有所郁结。”

至于为什么郁结,两人心里都明白,水镜一开始就说了,李白是被赐金放还。

气氛一时添了几分凝重,好在水镜继续讲了起来。

【回到第二段。根据这个展开,接下来应该就是要闹鬼了吧?但白哥要说NONONO,你想得太简单了。】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不是闹鬼,是闹神仙了!】

咸阳。

嬴政呼吸都急促起来了,李太白真在天姥山见到神仙了!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水镜上的诗句,那一个个文字仿佛活起来了——闪电撕开黑沉沉的云霭,一声惊雷劈下,山峰都像是被震塌了似的,仙府的石门轰的一声从中间打开,虽然天色昏暗看不真切,却能见到那金银白玉铸成的神仙洞府,衣袂翩飞的仙人纷纷于空中御风而下,仿佛要把李白接回天上……

是了,楚棠说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这一定是天上的同僚来接他了。天姥山,说不定真的是可以通神的地方!

嬴政完全沉浸在诗里描绘的光怪陆离的景象之中,飘飘然似有乘风之感。

未央宫。

刘彻也被李白的诗勾起了游仙之思,司马相如曾经给他写了一篇《大人赋》,诗里写中州大人驾云乘龙遨游仙界,文采靡丽而又繁复,对仙境的描绘也令人神往。可那赋里的“大人”毕竟缥缈,李太白这是亲眼看到神仙了啊!

刘彻心头火热,恨不得自己也能像李白那样一夜飞度镜湖月,在天姥山上等待神仙相迎。

李白是太白金星转世,朕为天子,当年周穆王都能访得西王母,难道朕还比不上周穆王不成?只要到了天姥山,仙人也一定会使鸾车来迎朕!

【在一片阴森恐怖的氛围中,忽然一声炸响,山崩地裂,洞天仙境打开,一幅奇异而璀璨的景象出现在了李白眼前,光芒万丈。那是以云霓为衣、以风为马的仙人翩然而下,猛虎鼓瑟,鸾鸟拉车,似是欲要迎接谪仙人回转。

大家看前面的几个短句,文字精悍、节奏急凑,崩、摧、訇既有视觉,又有听觉,在感官的交错中编制出一连串富有动感的画面。同时,在这样浩荡的声势里,我们也可以脑补到,亲眼目睹这一切李白会是何种神情。】

曹操隔了几息才回过神来,轻叹道:“若是我在梦中见到这般奇景,必然惊愕恍惚,讷讷不能言。”

唐朝。

李世民将自己代入了一下李白,也不自觉惊叹道:“这李太白果然是神仙中人,做个梦都这样惊天动地,要是他后面不被吵醒就好了,朕看看他是不是真要被神仙接回天上。”

他还记得水镜之前放出过全诗,这几句后面就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了。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也为李白感到遗憾。

【惊愕的李白循着动静看去,便是洞天仙境,恍惚迷人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