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举棋反倒把自己这个蚂蚱挂上对方的危索了。
思绪通达的瞬间,严庄手脚都冰凉起来。
果不其然,听到此话的安禄山再没有耐心交谈,刚刚还算平静的脸上顿时掀起怒涛。
“你威胁朕。”
一字一顿,杀意澎湃地涌出。
“陛下可以拒绝。”回答他的仍是无所动摇的语气,那平静中却蕴含着一种莫大的决心。
“但我可以向陛下保证——在当今世上,你绝不可能找出第二个能做同样手术的医生。”
第85章他想借下杀人的那把手术刀来自一千年后的未来
这话不可谓不放肆。
瘫坐在龙椅上的安禄山霎时挺起脖颈,脸肉横颤,鼻孔翕张,怒意显然已经沸至顶点。
在一旁听着的严庄早已冷汗涔涔,心知再不出手自己少说也得搭进去半条命,不得不冒死往前迈了一步。
“陛下,臣有话要禀。”
他看一眼惹怒皇帝的罪魁祸首,随即毕恭毕敬地一禀手:“李郎乃不世奇才,此事不假。而上苍将此人送至陛下宫中,足见天运庇护。愚民们不谙天意,这本也是常事,相信他们亲眼见过陛下复明的风采、明白天命归属后,必会弃暗投明。”
说到此处,他偷偷抬眸觑一眼静坐不语的安禄山,见他并未发怒,才循循继续说道:“陛下乃天子,万金不换之躯。即便千万凡人,又哪里抵得上陛下一只眼睛?”
“自然……”严庄恭顺地压低背脊,姿态愈发卑微,“以陛下的圣明,他们迟早会真心顺服。只是臣以为这本是两全其美之事,既然天公福泽庇佑,陛下又何必推却呢?”
一番带着暗示的曲意奉承成功让大殿中紧绷的气氛缓和不少。
某种程度上也让李明夷很是佩服。
严庄此人能以一介文官的身份坐到今天的位置上,嘴上的确是有几分功夫的。
果然,被他这么一解读,安禄山的神情顿时平复不少。
“严公深明朕心。”他疲倦地一阖眼,声音之中的肃杀却不减半分,“既然你自认是举世无双之人,必是有把握替朕复明,朕也可以给你一个承诺。”
那双白目徐徐睁开,无光的眼眸格外冷酷。
“朕可暂且留他们不杀,待朕复明之日,自当普天同庆。不过——若你失手,朕就只能让他们为你陪葬了。”
*
手术的日期最终拟在初四。
一方面是因为安禄山这两日宴席繁多,而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来自太原的战报。
拿下两都并不是燕帝国扩张的终点,现在李唐的新皇还好端端呆在西北由朔方军庇护。不进则退,已经坐在权力巅峰的安禄山当然不肯满足于与旧主分庭抗礼。
在生命的末年,他还想完成千秋万代的基业。
这半年在河北连连告捷的史思明部,正好也想和自己的老对手再比试一回。得到安禄山的首肯后,在这位燕军老将的带领下,十万精兵于十二月通过井径奔袭太原,倒循着朔方军当初支援河北的路线,又重新一口扑咬回去。
这次,目标的守城将军是老熟人李光弼。
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已经和史思明部交手数次的李光弼相当了解敌手的惯用招数,不仅见招拆招,还发动百姓一同作战,挖沟壕、掘地道,兵法连用,给这支以悍勇出名的强兵好好上了一课。
太原攻之不下,甚至屡屡兵败,史思明部复仇不成,只能卡在太原城门口咬牙切齿。
战况瞬息万变,稳坐洛阳的安禄山也不得不隔空给出调度。
“李兄,你说我们……”
直到手术前夜,作为助手的林慎才被通知具体的手术时间。至于大殿上的那番对话,李明夷没有告诉他,严庄更不愿生事。
他只知道这次的病人是叛军首领。
之前那次手术,他还能说服自己是为救人;可真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林慎还是很难坦然面对自己要做的事情。
可若不做,惹怒了安禄山,要死的绝不只是他们两个。
正在他踟蹰两难之际,却听见门框被谁笃笃轻敲。
两日不见的大臣严庄站在门口,脸上的伤痕仍触目惊心。他却能保持风度,相当亲切自然地迈步走入。
见青年愣愣看着自己,严庄朝外扬扬手:“陛下明日将行手术,你务必仔细预备着,去吧。”
手术室是一早就备好的,这分明是要支他走。
林慎望一眼正收拾着几张纸片的李明夷,见对方点了点头,便不做声地走出去了。
“这些日子有劳先生了。”屋里只剩严庄和李明夷两人,面对这个险些连累他的硬茬,严庄不仅没有发难,反而露出一脸的赞赏。
“老夫看得出来,先生不是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当日高义,也实在令老夫佩服。”他徐徐露出后怕而庆幸的神色,“好在安氏急于求医,还能被老夫劝服。”
李明夷挑眉看着他。
这话说得很巧。
仿佛打一开始,对方就和自己站在同一立场,甚至还委婉地点出了当日的救命之恩。
“不过事关紧要,老夫也不得不直言一句——郎君性情刚直,可过刚则易折。”严庄话锋一转,眼神亦严肃起来,“有时要达目的,不得不使用一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