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缓过气来,就地一屁股坐下,抬眼看向背着包裹站在面前的李明夷,纳闷的表情逐渐委屈起来。
“这不跑习惯了吗?”他哀叹一口,掰着手指和对方算起来,“你想想,我在陈留一遇上李郎你,就丢了多年的老主顾。后面好不容易在青莲谋个生计,又让你和你朋友给截胡了。”
所以看到这人,他下意识以为又要被揭穿了,赶紧撒丫子就跑。
李明夷:“……”
“啊啊,啊啊。”
两人停下喘气的功夫,尾随在后面的小哑巴也终于跑到跟前,用表情和手势表达着不解。
“你不骗人,我也不会对你怎么样。”李明夷看着马和挂满一身的囊袋,就知道这人准是又捣鼓出新的花样了。他蹲下身拿起一个囊袋掂量掂量,感觉不出里面的份量。
他抬起眼眸:“这是什么?”
“某刚才不是说了吗,此乃福气。”马和眨巴眨巴眼睛,神情大是无辜,“这福气可是我最新研发的药气,一囊的本金就超过五百文,我卖它们只不过是回收点本钱,顺便济世救人,可没有行骗。”
李明夷若有所思:“你说的福气到底是什么?”
马和嘿嘿笑了一声,向他摊开手掌。
“给。”李明夷无奈地从怀里取出一小锭银子,搁在马和的手掌心,“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了。”
“自然,自然。”见到银子,马和两眼放出光来,赶紧把手一握缩了回去。
话虽这样说着,他却没有马上解释,而是取了一囊递给李明夷,示意他亲自闻闻。
接过这囊价值不菲的福气,李明夷把盖子掀开,小心翼翼用手扇闻一下。
没有味道。
也并未看到有颜色的气体溢出。
“啊啊,啊啊?”一旁的小哑巴鼻子抽抽,试图蹭到一点福气。可嗅了半天,再看看自己的手脚,还是半点变化也无。
“是不是什么也闻不到?”马和眼珠咕噜一转,笑容越发深长,见李明夷表情逐渐无语,终于开口解释起来——
“这就是此前郎君启发我找寻的阴气。”
此言一出,对方散漫的瞳孔骤然紧缩。
马和似乎很满意李明夷的反应,站起身来,迎着吹面而来的宵风,徐徐讲出这一路的经历。
“自我想到大空之气当由阴气、阳气二者交融组成后,就一直在想办法将其分割。可惜不管我如何试,都只能耗损阴气,而不能将之分离。”
“于是我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夜风陡然大作,吹得马和衣襟飒飒。翩飞的袍角拂过小乞丐怔愣的面孔,在李明夷震动的目光中不住飘动。
“很简单,那就是倒逆之法——既然阴气为物所消耗,那么以旺盛的炉火催发,是否能将阴气再度逼出?”
马和伸首看着他:“于是我把青石、火硝加热煅烤,直至有气体溢出,一囊一囊收集起来,再去除杂质,花费数月,统共才得这几囊。”
“李郎,你相信吗?其实阴阳调和,万物化气,气又可沉于万物,这就是道法。”
李明夷起伏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他当然相信——
所有的化学反应,在本质上来说,都是可逆反应。
马和提到的青石和火硝中富含氧化物和硝酸盐,将之加热到合适的温度,的确有可能制备出氧气。
当然,这种土法成本过高,收益也低得惊人。
但或许马和自己都未曾想到,他的灵机一动,就让这个纪元的科技之树默默生长出了一根新的根系。
这可是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
同样的思路,比起用氧。化。汞首先制备出氧气的英国化学家早了足足一千年。
这个土生土长的化学家,帮助自己制备出麻醉用的乙。醚,又奇迹一般为他带来了一定纯度的氧。
唯一可惜的是,马和遇到了改变整个中国历史走向的安史之乱,即将浮现的科技之光也随之湮灭。
李明夷表情平静下来,但仍觉得惋惜。
如果往前十数年,马和的成果诞生于开元盛世,也许会遇到赏识他的人物,让他发一笔大财,亦可以给他更多的科研资金。
可惜,在这个人人食不果腹的年代,他的发现只能骗点小钱,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埋没。
“现在你知道了吧,马某可不再是江湖骗子。”痛快地把心里的话倒出来,马和又愁眉苦脸起来——
“何况,在遇到你之前,我还一囊都没卖出去呢。”
虽然他自认为五百文已经是折上折的价格,可对于勒住裤腰带过日子的普通百姓而言,这种奢侈的消费显然还得再掂量掂量。
咕,咕咕。
没有了危险,饥饿的感觉马上占了上风。马和掂着李明夷给的银子,笑着说了声多谢,准备打二两牛肉吃去。
“你还打算卖福气?”
刚迈出两步,便听见身后之人以平徐的声音问道。马和不解地回头,难道这也不行?
在他莫名其妙的目光中,李明夷解开包袱,取出二十两银子,直接递了过去。
“上次还欠你十两,加上这次的十两,算是你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