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了,男人寄回来的钱也是够用,一家几口又不指着地里的庄稼才能活。”
“嗯。。。。”
听到这话,老朱脸色愈发阴沉了几分。
只不过这才老朱倒是没有急着开口,反而坐在原地,凝眉沉思了起来。
这妇人说的不假。
土税改革,百姓农户手上的田地多了,而且还不用再交租子,只需向朝廷交些税银。
加上家中青壮当兵,亦或是到凤阳三司做工,每月都有银子寄回。
表面看起来,如今的日子的确要比先前好上太多。
甚至就如眼前这妇人说的那样,一年到头还能存些银子。
可这样的繁荣在老朱看来,却有几分空中楼阁的意思。
青壮参军倒是无可厚非,毕竟国朝需要养兵,这是必然的。
可凤阳三司的存在,是否让年轻人都太过浮躁了一些。
原本老朱定下国策,百姓往来需要官府开具凭证,也就是路引。
这样是为了让百姓保证生产,不至于土地无人耕种。
虽然此举有将百姓困在一地的意思,可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做的。
然而朱标开办三司之时,向全境召集善于机巧的工匠前往三司做工,往来各省也不需路引,而且三司还会支付工钱报酬。
这样一来,村中的年轻人便能很轻松离开家乡。
更严重的问题,还是因为有凤阳三司的存在,青壮百姓一个劲儿的往凤阳钻。
竟真的让一些个土地荒废了下来!
如今这妇人虽是满足于眼下现状。
可长此以往,孩童长为青壮,也想着外出做工,这样一来土地必然会荒废的更多。
一旦将来有朝一日遭受天灾,亦或是经受战乱。
但凡粮食价格出现激增的情况,这些百姓多年积攒下来的微薄银钱,甚至都不能购买粮食度日!
在老朱看来。
百姓养家糊口的正途到底还是耕地种粮,外出做工终究有些不太实在。
毕竟三司总有一天不会需要那么多的人手,可土地却一直都需要人来打理。
也是看到老朱半晌都没有回话。
那妇人指了指隔壁邻居门前挂着的两个红灯笼,笑着说道:
“若是先前,大家伙耕一年的地,到了年关可没人想着买个红灯笼,添一添喜庆。”
“如今男丁外出,要么从军要么从工,他们寄回来的银钱也能让日子好上许多。”
“隔壁的老李家,他们家的地今年就收了五分。”
“可大叔您看,临到年关,他家里还挂上了红灯笼。”
“大叔您说说,他家没有田地微薄就活不下去了?”
“咱知道了!”
老朱应了一声,倒是没有和妇人继续辩论,反而起身便要朝门外走去。
可走到门口,老朱还是忍不住回头对着那妇人提醒道:
“大丫头,村里男人到三司做工自然是好。”
“可是耕地万万不能荒废!”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