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二,老三接管锦衣卫?”
老朱呢喃一句,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实在想不明白朱标为何要让人朱樉、朱棡接管锦衣卫。
按照朱标的性子,即便回京之后不裁撤锦衣卫,那也绝不会让自家手足去接管锦衣卫这种酷吏机构才对。
“锦衣卫直属天子,缉拿贼凶可不经六部法司,亦能严刑惩之。”
“老二,老三再怎么不是,都还是皇子。”
“让他二人接手树敌颇多的锦衣卫,未免有些不妥!”
说到底,老朱还是疼自家儿子。
毕竟满朝文武,甚至就连老朱在内,都认为主管锦衣卫的官员势必不得善终。
若非朱标才能出众,自可独当一面。
老朱甚至都不愿让朱标插手锦衣卫,不愿让朱标承担起使用锦衣卫的骂名。
“父皇,您也知锦衣卫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机构?”
“你小子有话便直说,少跟咱这拐弯抹角的!”
见老朱语气有些不耐烦,朱标不敢继续兜圈子,旋即快速说道:
“我大明朝若想锦衣卫这样监察百官的机构继续存在,那便势必要扭转锦衣卫在百姓心中的风评。”
“其不经法司,缉拿贼凶的权利乃是震慑百官之用,因此自不可废。”
“所以想要扭转锦衣卫的风评,便只能让百姓打心底里爱戴锦衣卫!”
“让百姓爱戴锦衣卫?”
老朱低声喃喃,沉吟数秒后一时竟觉得朱标这话很是可笑。
锦衣卫所缉拿者,多半都是贪官、世家,与百姓少有牵扯。
况且动不动便要屠戮贼凶满门的锦衣卫,百姓不畏之如虎便是极好,怎么可能得到百姓爱戴!
就在老朱轻笑两声,准备开口嘲笑朱标想法天真之时。
却见朱标率先起身,看向老朱郑重说道:
“如今让三弟带领锦衣卫缉拿犯案富商,还卖身奴仆自由,改其奴籍为民籍便是锦衣卫扭转风评的其中之一!”
“百姓见锦衣卫虽手段严苛,可终究也是为民之所,自然会心中爱戴。”
“苏州织布厂以及港口,接下来交给锦衣卫管辖。不仅能杜绝贪墨不法,欺行霸市之行径再次发生。而且三弟率领锦衣卫负责此事时,自然也会恩待百姓,绝不亏待于民。”
“如此,百姓见锦衣卫对其极厚,给予福利,自是心中爱戴。”
“至于二弟的话。”
朱标顿了一下,想到关于泉州的奏报后,沉声说道:
“泉州不法比之苏州尤甚,有的是二弟立威的机会,也有让二弟恩待于民的差事!”
听朱标说完,老朱几乎可以断言。
朱标这个想法绝不是一时兴起,条例如此清晰,定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那你让毛骧在京城胡作非为。。。。。。”
“有恩,也要有威!”朱标眸光深沉,淡淡说道:“儿子虽有意扭转锦衣卫风评,可锦衣卫职责却是不变。”
“恩威并施,以威对百官,以恩示百姓,方可不负天子所托,亦可得百姓爱戴!”
语罢。
朱标不禁抬头看了眼北方的方向。
想来苏州之事也已传到了京城,想来此时应天城的大小官员,对锦衣卫恐怕也是嗤之以鼻。
京城。
吏部衙门。
姚广孝与詹同对坐弈棋,而吏部衙署门前却聚集了数十名官员。
“詹大人还不愿出面?”户部李俨看向一名吏部官员怒声斥道:“太子离京之时曾命詹大人、姚广孝连同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入阁理政。”
“如今没有陛下、太子制约,锦衣卫行事愈发猖獗,多名同僚被下昭狱,就连礼部尚书李叔正大人都被下狱。”
“难道如此情景,詹大人和姚广孝竟还不愿出面?”
“尚书大人稍安,詹大人、姚大人的确有要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