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想要持续升温,难度很大。
那样的话,他在锦城的根基,就会很虚浮,不够稳。
人走茶凉,这个道理,谁都懂的。
一个月前的时候,唐顺在锦城,哪有什么太深的交集?
各方权贵名流的交集,更多的都是看在慕容家的面子上。
彼此的交集,都不够深。
很少有人是看到唐顺的个人魅力,和个人能力的。
所以,一旦唐顺走了,这些关系都会慢慢淡去。
到时候,唐顺就等于是无根浮萍。
但现在不一样了啊,他在锦城根基打得很扎实。
仰仗着慕容家的关系,他大力发展自己。
声名和底蕴,都足够扎实。
他在锦城放句话,谁不给三分薄面?
特别是唐顺遭遇刺杀,牵动出来的背景,足以威慑锦城各界。
哪怕现在唐顺走了,锦城的人,也不敢忘记他的影响力。
大本营不乱,后勤有保障。
唐顺在燕京,就不会是无根浮萍。
至少,燕京混不下去,锦城也还回得去。
唐顺没了后顾之忧,他才放心大胆的来了燕京。
这也是颜知礼邀请他担任培训班的负责人,唐顺会考虑应承的原因。
时机到了!
他该展露出自己的锋芒,准备迸发自身的力量,开始尝试,尽力一博了。
为什么选择文坛,而不去政场?
主要还是文坛相对纯粹,且对古玩文物,他是真心热爱,又是专长。
相较之而言,会更容易些。
但政场不一样!
处心积虑,勾心斗角,处处都在。
特别是唐顺年轻有为,又锋芒毕露的话。
高层的人物不说,同代的年轻人物,会不嫉妒?
到时候,使些坏,唐顺恐难招架啊。
毕竟,他才来燕京不久,根基不稳。
哪怕交集到不少豪门,但真的出了事情,难料。
豪门之间都有牵扯,他还摸不清楚,这些交集会对他出多少力。
远的不说,就好比燕家。
现在的燕家,唐顺并不熟悉。
他只是仰仗着张老板的原因,跟燕南秋结下交集。
但是,燕南秋能做得了燕家的主吗?
毕竟,燕南秋只是燕二爷。
燕家当家做主的,还是他的大哥燕北春。
一旦唐顺出了事情,燕家什么态度,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