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颔首应承,随同在贺智勇之后,走向了一处地下室。
地下室采用了指纹、数字密码等一系列高端防盗措施。
经过重重检验,才得以顺利进入。
这间地下室,十分宽敞,足有篮球场大。
四周设立着壁橱,展示柜等,摆置着林林种种数百样大小物件。
这些物件,无疑都是贺智勇近些年的藏品。
其中多数都是体积略小的小型物件,偶有几件大件,固定摆置在角落。
唐顺目光粗略扫过,从中发现不少好东西。
数千,数万,数十万,数百万,上千万的宝贝,皆都存在。
贺智勇打开特设的灯光,一脸笑容的看着唐顺,道:“唐兄弟,劳烦你帮忙,挑个物件吧!”
唐顺闻言,倒没推拒,直接游走在收藏室。
目光逐一扫过这些藏品,仔细甄别,筛选合适的礼物。
最终,目光定格在了一件砚台上面。
这是一件圆环形砚台,通体纹青花。
砚台高度大约有3cm,直径大约15cm。
砚台上方中部露胎,以为砚面。
四周留有环沟,以为砚池,设计合理匀称。
砚台一侧,有着青花书写的铭文,落款是:乾隆已酉年颐园制并铭、彭龄。
唐顺仔细端详后,随即看向贺智勇道:“贺哥,能上手不?”
贺智勇急忙递过来一双手套,含笑示意:“唐兄弟随意!”
“好!”
唐顺接过手套,迅速戴好,开始上手,仔细观摩这件砚台。
这件砚台的包浆、胎质、釉彩、铭文等,都是逐一细看。
仔细甄别,确认无误,当属真品。
唐顺又将砚台翻面,发现砚台底部,篆书着‘延年益寿’四字。
观摩到这里时,唐顺不禁称赞:“好一方砚台!”
贺智勇见状,凑上前来,笑道:“这是清朝乾隆时期,初彭龄仿汉瓦当青花砚。六年前老哥出行在外,花十万块钱纳回来的。”
初彭龄,唐顺倒是看过有关这个人物的史记记载。
初彭龄:1749—1825年生人,字绍祖,号颐园,原籍莱阳北黄村。
1753年(即乾隆十八年)迁居墨海堤村(今属金口镇),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
历官编修、御史、工部侍郎、云省巡抚、刑部侍郎、兵部侍郎、内阁学士,道光擢兵部尚书。
在任期间,耿直谏言,深受朝中瞩目。
这件仿汉瓦当青花砚,唐顺猜测,应该是初彭龄任职工部侍郎时监制。
品质极高,又有初彭龄亲自铭文,举世极少。
所以,其市价值,理应不低。
放在如今的话,市价值不会低于五十万。
唐顺再三端详,最终颔首一笑:“这件砚台,正合适!”
四五十万的东西,无论是对贺智勇,还是慕容家,都不算便宜,也不算贵重。
送给慕容老爷子,既不显得庸俗,更不显得攀附。
贺智勇闻言,倒是有些犹豫:“唐兄弟确定,就这件砚台?不选件其他的?”
说着,贺智勇手指着收藏室,道:“老哥这里,虽然藏品不多,但市值百万的,也是有一些的。”
唐顺闻言,摇头一笑:“贺哥,我懂你的意思!是担心礼物不够贵重,而显得不敬礼数。”
“但是,贺哥您可曾想过,您跟慕容老爷子仅是初次会面,若是送得贵重了,老爷子岂会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