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葫芦小说>风云箓 > 第405章 谋事(第1页)

第405章 谋事(第1页)

鬼王,一位威名远扬的鬼道高手,因为对神兵的痴迷,导致他时常四处奔波,寻找心仪的神兵利器。在某一次的探寻中,他听说了一个神秘的府邸,传闻其中藏有世间罕见的神兵。于是,鬼王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然而,当他到达府邸时,却现已经有人先行一步。这个人假扮成鬼王的模样,企图收徒不成后又杀人嫁祸。鬼王碰巧路过,正看见这个人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女。当他定睛一看,惊讶地现这个人竟然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于是,他立马上前质问,双方随即展开了一场激战。

然而,这个假鬼王似乎掌握着鬼道的神通,始终压制着鬼王。鬼王意识到这个人有意隐藏身份,便祭出了自己的本命神兵——招魂幡,试图用幽冥之力逼迫对方露出真容。然而,对方见到神兵后,立刻舍弃了少女,独自逃遁。

鬼王原本想追击,但看到少女昏迷在地,身上泛着一丝绿光,似乎是被锁魂咒所伤。他决定先救治少女,于是带着她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为了避免被卷入这场阴谋,鬼王并未露面,而是暗中操控着少女的身体,悄悄来到她弟弟的身边,试图查明真相。

然而,一番探查后,鬼王现这个弟弟并无特殊之处,只是一个识海充盈的普通凡人。这让鬼王感到十分困惑,这样一个普通人,为何会引来如此高手的觊觎?他本想将弟弟带回府邸,但考虑到风险,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而对于那件神兵,他相信总会有机会再次寻找。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而鬼王的命运,似乎也与这些离奇的事件紧密相连。假扮鬼王的人究竟是谁?他为何要陷害鬼王?这一切,都成为了未解之谜。而鬼王,也将继续寻找答案,寻找那个让他心动的神兵。

就这样,鬼王开始重新审视那个少女,现她其实比她的弟弟要强大许多。让他更为惊奇的是,在少女的识海中,除了一个本相灵魂外,竟然还存在着一个尚未成形的人形灵体。虽然这个灵体有些模糊,没有一丝生机,但它确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灵体,那懵懂中透露出的一丝淡淡的灵性是无法伪装的。

鬼王心中狂喜,如果能够驯服这个少女,她必定会成为他鬼道之后的传人。于是,他决定先暂时隐瞒有人假扮他行凶的事情,以此威胁少女,并以她的弟弟的性命作为筹码,逼迫她与自己一同去蒙骗正道中的九耀仙门之一的凌烟阁。这样,如果凌烟阁记仇,就可以让少女自绝于正道之外。在这样的压力下,一个十来岁的少女自然会心甘情愿地拜在自己的门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师徒两人的感情日渐深厚。鬼王开始倾囊相授,并以寒门作为她的庇护,帮助她查清一个当年的冤案,为她报仇雪恨。即使她的仇人实力强大,她也无法报仇,但这也说不定会激她的斗志,让她在修炼一途上无人可依。

鬼王为自己的深思熟虑感到满意。他决定以她弟弟的性命为要挟,逼迫她随行。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三盏炉已经到手,甚至连凌轩儿、凌纤儿这两姐妹一体双魂也被掳走。但就在这时,少女因为距离太远,再加上凌烟阁的高手以命相搏,他只好暂时撤退。

回到寒门后,鬼王得知少女已经被带回凌烟阁,于是他开始部署下一步的计划。然而,他没想到凌烟阁竟然请来了海外昆仑的祝春华,并在当天就赶到了寒门。这让鬼王感到十分意外,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局势,调整自己的计划。然而,他心中仍然坚信,这是一个不错的机缘,只要妥善应对,一定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在仙魔岛上,一切事务皆由狱中人亲自裁决。尽管鬼王心中有些不甘,但鉴于门主已经话,他还是选择遵从,将神兵归还,并将被困之人释放。关于那丫头的事情,鬼王心知肚明,以祝春华的本事,一眼就能看出她的不凡之处。因此,他不再惦记此事,直接将其忽略。

之后,祝春华收徒回山,此事鬼王不再多做评论。至于凌烟阁引的祸端等后续事情,莫问剑身在门中也已听说一二,自然无需鬼王再叙。而其中最关键的,也是莫问剑最为关心的问题,便是当初是谁假扮鬼王杀害了他的父母。

鬼王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他与鬼王曾有过一番交手,因此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他告诉莫问剑,那个人有意隐瞒身份,很可能就是正道中人。否则,他身在邪道,又有如此修为,只需提及此事,二人便能分辨出真相。

有这样的推断,原因有两点。先,如果他身为邪道且修鬼道,大可以放肆修行,何必隐藏本门修为?偏偏他只以不高强的鬼道之法与人过招。再者,他以鬼道见长,为何不顾及他姐姐海内双魂,非要抢夺莫问剑逼迫拜师?这两点让人费解。

其次,正邪之法虽有印证,但若无机缘或对应,那两道法诀必然有所冲突。那天鬼王与人交手,那假扮者幽冥鬼道总有滞碍,似乎他本门的功法与鬼道相克,或者其中有其他原因,使他不得不分出大半修为暗中压制。这也是他实力不高的原因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那人的修为,能在鬼王手中从容离去,又不露本门修为,实力之高绝非鬼王能敌。这样的人,无论是邪道还是正道,甚至在方外的高手,数得上名的就那么些人。这些人要么不屑,要么不能,要么没有理由假扮鬼王去哄骗一个俗世之家。这些问题困扰着莫问剑,他急需找到答案,以解开心中之谜。

经过深思熟虑,莫问剑认为这位神秘人物很可能是正道中人。这是因为莫问剑天生带有一丝人间之力,如果要修行,就必须以人间疾苦来锻炼,使其死而复生,从而让人间之力从周身而起,融入他先天的炁中。这样,他才能在修炼紫玄二炁时得到人间之力的帮助,而不违反功法,使其修行事半功倍。

人间之力来源于凡尘,是人族气运的凝结。而玄门修行则是逆天,虽然有天道眷顾,但同时也受到排斥。这一点从人皇的尊贵地位就可以看出,人皇者万法不侵,诸般不挡。即使有玄门高手,不到一定的程度,也无法伤害人皇分毫,更不能抵挡人皇的威势。因此,尽管玄门中修行者无数,但只有寥寥数人能够不惧人皇。这也是人皇能统御天下的根本所在,亦是人间之力可问天高的根本所在。

以莫问剑为例,他当时修行不过百余年,前五十年还是凡尘之身,之后便一飞冲天,已经过了玄门中绝大多数的修行者。这样的度和成就,除了他确实具有天赋之外,根本原因就在于人间之力。这也是薄凉子帝尊之所以高贵,能自食其言,不再收徒,却亲自收莫问剑为关门弟子的关键所在。

提及薄凉子,鬼王曾一度猜测她就是那假扮之人,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不论那假扮者有何图谋,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接近莫问剑,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果我们将视野扩大,暂时抛开薄凉子,纵观莫问剑的家仇血恨,以及他姐姐海外拜师等一系列事件,其中受益最大的两人,除了薄凉子之外,便是那海外昆仑的祝春华。

祝春华身通鬼道,修为高绝,这两点都与鬼王的推测相吻合,因此他的嫌疑理应最高。然而,鬼王却认为此事并非祝春华所为,也不是他与薄凉子相互勾结。原因在于,祝春华早年与薄凉子有生死大仇,二人之间的恩怨乃是杀兄灭子之仇,这样的仇恨是无法化解的。因此,他们不可能勾结在一起。

此外,祝春华性格自傲,他收徒全凭缘分,不会刻意去假扮鬼王行事。而他收养莫问剑的姐姐,完全是看中她体内海纳百川的残魂,这与他的修行功法息息相关。

祝春华曾拜入一个名为正心门的道家小宗派,门主全心子原本是青离宫金鼎门的一个打杂弟子,学了些道家的皮毛。因为犯错被逐出师门,他四处寻找机会,希望能拜入其他宗派。然而,大型宗派不愿收他,小宗派又不敢收,他不愿投身邪道,只好在凡尘中自立门户,以道家自居。

全心子最初只是想自己修行,毕竟道法云:天地之高,有心为道。他相信只要一心向道,未必不能窥得天机。然而,修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修为卡在了道玄境,无法窥天通。三十年后,他终于醒悟,明白一味地苦修已无法突破,于是决定下山历练,寻求机缘。

全心子几次出山,使得正心门逐渐有了威望。虽然在玄门中只是九牛一毛,但在方圆数百里之内,也算有了一定的香火。随着正心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拜师。全心子收徒全凭缘分,有缘者得以入门,无缘者则无法勉强。正心门虽门徒不多,但也算不上少,百十来人的道观充满了生机与热闹。

在这段历程中,祝春华始终坚守本心,追求道家的真谛。他的经历与修行,使得他成为了鬼王心中的嫌疑人。然而,最终鬼王却排除了他的嫌疑,认为他并非是那假扮之人。这个推理过程,不仅揭示了祝春华的修行之路,也展示了鬼王对于此事的深思熟虑。而在这一系列事件中,薄凉子的嫌疑依然存在,成为了故事的一大悬念。

转头话又说回,全心子,一位修行七十余年的道士,某天在道观中闭关打坐,寻求心灵的平静与悟道。然而,就在某个宁静的夜晚,他突然感到一阵心烦意乱,这让他明白,世间定有事情生。他放下悟道,出关等待,但直到黄昏时分,道观中依然如往常一样平静,只是偶尔有来往的香客打破了这份宁静。

夜幕降临,全心子开始怀疑是否是因为自己修行不够,才导致无法入定。然而,当他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时,他现,原来心中的不安并非来自自身,而是来自外界。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传来一阵闷雷,大雨倾盆而下,满山的水汽蒸腾不止。

全心子眉头紧皱,他知道这场大雨对于山下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他当即命令弟子们下山救护,尽量赶在山洪暴前撤离百姓。众弟子领命而去,全心子则无心再闭关。

他站在道观中,望着天空的黑云滚滚,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这场大雨恐怕会持续十余日,而这正是春耕时节,山下的百姓今年恐怕难以收获。他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决定亲自出手相助。

于是,他抽身搭剑,一跃飞上神兵,以御剑之行来到云层之上。他俯身四望,只见山下已是水流交汇,再不及时处理,不出三刻便会有山洪摧下。他立即施展道家神通,搅乱云层,将神兵放出,穿插纵横间,滚滚的乌云开始涣散。他运用灵识,将水汽引向四周,尽量把雨水扩向外延。

经过半夜的辛苦劳作,全心子终于将暴雨洪流搅乱成春雨如油,山下的百姓得以免去灾祸。回到道观中,正心门的弟子们也多半撤回,只有十多人仍在山下为半夜撤走的百姓搬家忙碌。

雨过天晴,道观中迎来了一缕清爽的朝阳。全心子转头望去,只见淡淡的云朵挂在一轮七彩的虹桥之下,朝阳远眺着虹桥,身边的云朵也藏着金边。这样的意境让全心子陷入了沉思,他忽有所悟:大日之高如水流之善,善者道家有云,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或许这就是道,无处不在,无拘无束,无为无求,没有缘法,没有旁骛。

喜欢风云箓请大家收藏:dududu风云箓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